2016 年美好乡村建设规划 2016 年美好乡村建设规划《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总体目标是建设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美好乡村。到 2016 年,力争全省 40% 以上的中心村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到 2020 年,力争全省 80% 以上的中心村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到 2030 年, 全省中心村全面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规划》明确,从 2016 年开始, 每年重点培育建设 1500 个左右中心村, 全面推进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 建设周期 2 年。每年治理 10000 个左右自然村,以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建设周期 1 年。中心村为乡村基本服务单元, 主要建设任务是完善基本乡村公共服务及支农服务功能,配置小学、幼儿园、卫生所、文化站、图书室、乡村金融服务网点、公共服务中心等 11 项基本公共服务和公交站、垃圾收集点、污水处理设施、公厕等 4 项基础设施, 吸引人口向中心村集聚。自然村为乡村基层单元, 主要建设任务是保留乡村特色, 改善人居环境, 配置健身活动场地、便民超市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垃圾收集点。在设施建设上, 道路交通工程应尽量利用原有乡村道路, 按交通需求合理确定宽度。在城镇供水半径内的村庄应优先采用管网延伸供水, 不在城镇供水服务半径内且具备水源条件的大、中型村庄应采用独立集中供水, 小型村庄和相邻村庄可结合实际采用区域集中供水, 新建村庄应采用雨污分流排水系统。按照村收集、乡镇运、县处理的模式, 逐步实现村庄垃圾分类收集、封闭运输、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规划》根据省内区域差异明显的特征, 将全省分为皖北片区、皖中片区、沿江片区、皖西片区、皖南片区, 实行差别化的美好乡村建设路径。村庄建设主要采用改造提升、拆迁新建、旧村整治、特色保护 4 种模式。在建筑风格特色上, 皖北片区总体建设风格宜采用中原地区风格,皖中片区总体建筑风格宜融合皖南民居和皖北民居的特点
2016年美好乡村建设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