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初中阅读翻译及答案【三】
21.★病痞
【原文】
余病痞①且悸,谒医视之,曰:“唯伏神②为宜③。”明日,买诸市,烹而
饵之,病加甚。召医而尤④其故,医求观其滓,曰:“吁!尽老芋也,彼鬻药者
欺子而获售。子之懵也,而反尤于余,不以过乎?”余戚然慙惭,忾然忧,推是
类也以往,则世之以芋自售而病人者众矣,又谁辨焉!
(选自唐·柳宗元《柳宗元集·卷十八·辨伏神文》)
【注释】①痞:肚子里生的硬块。②伏神:中药名,外形似芋。③宜:合
适。④尤:指责⑤病:危害。⑥诸:之于。
【参考译文】
我得了腹内郁结心悸反常的病,到医生那看病,说:“只有茯苓适合治疗。”
第二天,到市场上买,煎好服下了,病加重。叫来医生责问他缘故,医生要求观
看药渣,看后说:“唉!全是老芋头啊,那卖药的欺骗你而将他的老芋头卖出。
你自己糊涂,却反而怪于我,不是过分吗?”我忧愁惭愧,愤恨忧心,将这类事
推而广之,那么世上像这样以芋头出售害人的人很多,又有谁来分辨呢!
【阅读训练】
:
(1)谒:请,拜访; (2)宜:合适; (3)诸:之于;
(4)尤:指责; (5)鬻:卖; (6)病:危害
:
彼鬻药者欺子而获售
译文:那卖药的欺骗你而将他的老芋头卖出。
,与“烹而饵之”中的“饵”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小石潭记》)
。(《指南录后序》)
。(《狼》)
。(《指南录后序》)
答:B(饵:服;前:走上前;均为名词作动词。)(斗:想北斗星;蛇:
像蛇;犬:像狗一样;分(fèn):按名分;均为名词作状语。)
,“鬻药者”得逞的原因是:
买药者的无知(或:“子之懵也”。)·
22.★司马光勤学
【原文】
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其幼时患记
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能讽诵乃已。自言:“用力
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曰:“书不可不成诵。
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选自宋·朱熹《三朝名臣言行录》)
【参考译文】
司马光是宋哲宗时期的宰相,曾经主编《资治通鉴》,是当时的名臣。他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他却独自苦读,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
他自己说:“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
身不忘。”时间长了,就读遍了古籍,见多识广,记忆牢固,他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阅读训练】
:
(1)尝:曾经; (2)为:担任; (3)若:如; (4)既:已经;
(5)俟:等到; (6)已:停止; (7)及:等到; (8)或:有时
:
(1)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
译文:(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
(2)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
译文:等到他长大了,读遍了古代书籍,见多识广,记忆牢固。
:(用自
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初中阅读翻译及答案【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