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细小病毒病诊治摘要对治疗28例疑似犬细小病毒病犬进行流行病学资料调查与剖析,根据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观察并结合犬细小病毒检测试剂盒进行诊断确诊为犬细小病毒病。通过临床注入抗体,同时纠正水电解质平衡,抗继发感染与对症治疗及加强护理等综合治疗措施,除4例死亡其余全部治愈,取得了较好治疗效果。关键词犬细小病毒;诊断;治疗前言犬细小病毒病又称犬出血性肠炎,是由犬细小病毒(cpv)引起,以急性出血性肠炎与心肌炎为主要特征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犬细小病毒病发病率高,传染性强,是对犬类危害较为严重疫病之一。临床上多以剧烈呕吐,腹泻,出血性肠炎为主要特征。1977年,美国学者eugster与nairn最先从患出血性肠炎犬粪便中分离出犬细小病毒。其后,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日本等国也报道有此病发生。1982年梁十哲等报道在我国发生犬出血性肠炎病例中分离到类似cpv;1983年徐汉坤等正式报道了该病在我国流行,虽然犬细小病毒病发现只有30多年时间,但由于它对犬类危害性大,世界各国都对该病做了大量研究。1发病情况2009年3月至2009年4月,宠物医院共接收治疗疑似犬细小病毒病病犬28例,其中狼犬1例占4%、宠物犬20例占71%、土种犬7例占25%。其中5月龄以下幼犬23例占82%、6~12月龄2例占7%、12月龄以上3例占11%。在28例病犬中肠炎型28例,未遇见心肌炎型。其中死亡4例,治愈率86%。2流行情况病犬是本病主要传染源,病犬粪、尿、呕吐物中含毒量最高,康复犬中长期带毒。本病发生无明显季节性但以冬春季节多发,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犬均可发病,感染率可达90%,死亡率可达20%~70%这表明犬细小病毒病仍然是危害养犬业主要疾病之一。,潜伏期7~14天,病初48小时病犬抑郁、厌食、发热(40~41℃)与呕吐,呕吐物清亮、胆汁样或带血。随后6~12小时开始腹泻,起初粪便呈灰色或黄色,随后呈血色或含有血块,胃肠道症状出现后24~48小时表现脱水(脱水严重时表现眼球凹陷,皮肤出现褶皱)与体重减轻等症状,粪便中含血量较少且没表现持续搞烧不退则表明病情较轻,恢复可能性较大。~42日幼犬,常无症状性症候,或仅表现轻度腹泻,继而突然衰竭,呼吸困难,脉搏快而弱,心脏听诊出现杂音,常在短时间内死亡。4临床诊断根据流行特点,结合临床症状,疑似病犬常出现腹泻、抑郁、厌食、体温升高等症状,结合cpv检测试剂盒检查结果进行确诊。用棉签取病犬粪便适量,加入缓冲液中混匀,静置2分钟,取上清液,在试剂盒加样孔中滴入3~4滴待检液,静置五分钟后观察结果。当C与T区均出现紫红色线者判为阳性,此认为犬细小病毒感染。反之如果T区未出现紫红色线说明为阴性,则说明无细小病毒。5临床治疗治疗原则为消炎、止吐、止泻、止血、补液、抗病毒、。犬群中一旦确诊为本病,应立即给其他病犬应用用高免血清或康复犬血清。~1mL/kg体重,~2mL/kg体重,连用3~5天。如高免血清与其他抗菌消炎药同时使用,可提高疗效。,控制继发感染根据病情应用抗生素类进行消炎,可用地塞米松、维生素c、阿米卡星、西米替丁、氨苄根据剂量混合进行静脉滴注。也可用其他抗生素类。,因
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