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意义。2、熟记20以内质数,能较快地、准确地辩识一个常见数是质数还是合数。3、通过探究质数和合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数学思考:1、透过实际箱装饮料罐的排列方式,感知生活中有数学。2、能对现实生活中箱装饮料罐的数字信息作出合理解释。情感与态度:1、由简单、实际的生活例子开始,减少学习时遇到太过抽象,无法理解的情况,以增加学习信心。2、在形式多样的练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具学具:cai、投影仪、学习单2张,学号数字卡。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如果让你给来听课的老师分类,你想怎样分?(按性别分成男和女两组,按年龄分年青和年长两组…)也就是说按不同的标准分有不同的分法。一、生活实例引入1、观察生活:(1)师:日常生活中,一箱饮料通常都是排在长方体的纸箱中。请你猜猜看:通常一箱饮料的总数量会是些什么数?(生猜:偶数、奇数……)师:真是这样的吗?(2)老师这里拍摄了一些箱装饮料的照片,大家一起来看一看:每箱饮料共有多少瓶?是怎样排列的?用算式表示。教师出示4张不同数量装箱的照片: 板书: 9=3×39瓶啤酒、12瓶可乐、 12=3×415瓶牛奶、24瓶雪碧 15=3×524=4×6学生观察并说一说:9瓶啤酒排成3行3列,9=3×3……(师板书在黑板右侧)2、实际数量的多种排列方法,分析可行性:这些数量装在一个长方体纸箱中,还可以怎样排?(学生说出尽可能多的排列方法,老师补充前面板书。) 板书:9=3×3=1×912=3×4=2×6=1×1215=3×5=1×1524=4×6=3×8=2×12=1×24提问:你觉得哪种排列方式,实际生活中采用的可能性最小?(请一学生在黑板上勾一勾。)为什么?(不便携带……)3、比较质疑,引入新课:现在老师这儿有13瓶饮料,请你将它们排在一个长方体纸箱中,要求每排数量相等,可以有哪些排法?17呢?19呢?板书:13=1×13 学生思考,同桌说一说17=1×17 (师板书在黑板左侧)19=1×19 你还能举出几个这样的数吗?据学生回答:20以内的质数。(这样的数还有很多)二、探究原因:(一)、探究质数意义:1、想一想:为什么右边的数量可以排成多行多列,而左边的数量不能排成多行多列呢?(评:这个问题抓住了实质,它是本节课的核心和关键,非常具有思考价值,学生的思维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四人小组讨论(相机提示:跟这些数的约数有关。仔细观察左边这些数的约数,你发现了什么?)汇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整理揭示:象这样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的数叫“质数”。(cai辅助逐步演示。) 2:1、2 3:1、3 5:1、57:1、711:1、1113:1、1317:1、1719:1、19……2、再举几个质数,并说明理由。(评:适时巩固应用,加深理解概念。)(二)、探究合数1、用质数判断合数:右边这些数也是质数吗?(不是)为什么?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揭示:象这样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的数,叫“合数”。(cai辅助逐步演示) 4:1、4、26:1、6、2、38:1、8、2、49:1
《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