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和顺第一次听说和顺这个地方是从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中知道的。在《团》剧中,龙文章把炮灰团从缅甸带回国后就一直住在禅达的收容站,迷龙、孟烦了、小醉的家都在禅达。禅达是一个虚无的名字,它的真实地名叫和顺。作为当年滇缅抗战的战场,剧中许多重要场景都是在和顺古镇拍摄完成的。和顺古镇位于滇西边陲的腾冲县城西南3公里处,与缅甸毗邻,古名阳温暾,因境内有一条小河绕村而过,更名“河顺”,后取“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和顺乡。由于地理位置重要,被称之为“极边第一城”。有“华侨之乡”、“书香名里”的美名。在2005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魅力名镇评选活动中,和顺以六大魅力:面向南亚的第一镇、火山环抱的休闲胜地、大马帮驮来的翡翠之乡、汉文化与南亚文化、西方文化交融的窗口、居民和谐生活的古镇景区一举成名,入围中国十大魅力名镇并获得唯一年度大奖。大理到腾冲大约330公里。我们上午十点从客栈出发,经大(理)保(山)高速至潞江出口,接着转走国道320滇湎公路,至蚂蝗菁岔省道317线,开始翻越高黎贡山。天公不作美,从大理到保山,一路阳光明媚,进入高黎贡山就开始下雨。高黎贡山车祸不断,一路走走停停,到了和顺已经是下午5点多。之前我们在格桑客栈连锁官网(房,还好老板实在,虽然我们晚到但还是给我们留着。古镇门票每人次80元,一票通,各景点验票。沿着油光发亮的青石板路从入口进入,穿过一片稻田,跨过青石拱桥就到了古镇的外围。民居环山而建,错落有致。古镇所有的小巷都是由青石板铺就,纵横交错,犹如小镇的血脉。一条小河绕过古镇,在这里迂徊成一个天然的湖塘,塘水清澈见底。几位村妇在洗衣亭中捣衣洗菜,孩子划着竹排在湖塘上游玩,几只白鹅悠然地游弋在水中……,安宁静谧的古镇仿若世外桃源一般。古朴的青石拱桥古镇前有两座古朴的青石拱桥,桥上建有一青石牌坊,横批的“和顺顺和”字样依然完好。“和顺和谐”,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的题词。印象中朱镕基还为湘西的凤凰古城题过词。早起的农妇和晨练的老人早起的农妇和晨练的老人。古镇的清晨,恬静而安详,纯朴且悠然自得。在古镇入眼最多的是牌坊在古镇入眼最多的是牌坊,有些似乎很威严,有些似乎很寂寥,更有些静默中的历史沉淀的沧桑。卷起尾巴表示友好面对我的镜头,它只是卷起尾巴表示友好,懒散地趴在青石板上,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青石拱桥横卧于小河之上的青石拱桥。《团》剧中有这座石拱桥的镜头哦。田园古镇古镇依山而建,临水而居,错落有致。安宁静谧的古镇安宁静谧的古镇,仿若世外桃源一般。就像是一座隐秘的花园古镇所有的小巷都是由青石板铺就古镇所有的小巷都是由青石板铺就,纵横交错,犹如小镇的血脉。白鹅几个孩子划着竹排在湖塘上游玩。几只白鹅悠然地游弋在水塘中……古镇独有的洗衣亭古镇独有的洗衣亭。洗衣亭,顾名思义就是供村妇洗衣、洗菜的亭子,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腾冲许许多多的村寨都是沿河而建的,演绎着一种丰富多彩的"河文化",成为腾冲文化积淀中不可多得的一部分,洗衣亭正是这种"河文化"的杰作之一。而在腾冲的洗衣亭中,就数和顺洗衣亭最为引人注目。和顺是著名的侨乡,自古以来村中男人十有八九离家在外经商谋生,家中的全部担子就落在了女人身上。发了财的男人为了家乡妇女洗衣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便在溪边河边修一座座亭子,供村里的妇女们洗衣洗菜。从清光绪年间开始,逐步沿河修建6座形态各异的洗衣亭,是和顺最独特、最温柔的建筑。与腾冲其它村寨的洗衣亭相比较,和顺洗衣亭更加坚固实在。它没有秦时雕梁汉时画栋,没有古今名人的诗、词、题字,更多的时候,像旧社会的一些妇女一样,连个名字都没有,它有的是对村妇们海枯石烂都不变的温情呵护,有的是和流水一起流过的如歌岁月。洗菜“洗衣亭是男人有力的臂膀,为女人遮风避雨;洗衣亭是女人温柔的依靠,为男人祈祷平安。”走进洗衣亭,像走进出门男人的怀抱,他们宽宽展展的胸膛总想为女人遮风挡雨,总想装下女人的娇弱、委屈;走进洗衣亭,像走进出门男人的心,在汉子的沉默无言中,诉说着一份温婉与体贴,一份化骨的柔情与欠疚。也许,只有久远出门而又牵挂着故乡的人,才有如此精心的心思。华侨之乡作为滇西高原美名远播、历史文化内蕴十分丰厚的“华侨之乡”、“书香名里”,和顺拥有“在中国乡村文化界堪称第一”的“文化之津”和顺图书馆。图书馆位于古镇入口的双虹桥畔,占地1300多平方米,建筑物由大门、中门、花园、馆舍主楼、藏书楼等组成,为一中西合璧式的建筑群。大门为清光绪年间所建汉景殿的牌楼式大门,门额悬和顺清代举人张砺书
和顺古镇客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