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治安防范1第二节出行安全2第三节运动安全3第四节常见意外处理41第三章人身安全某高校大一学生常某等人在他人打桌球的地方逗留围观,正在打球的学生郭某剃了光头,常某多看了几眼,遭到郭某等人的训斥,双方均不示弱,继而大打出手。与郭某一起打球的牛某等人操起桌球杆向常某后脑勺打去,致使常某后脑骨被球杆击陷一块,法医鉴定为重伤。事后,郭某赔付医药费6000余元,并被开除学籍。牛某等人也赔偿了部分医药费,并受到留校察看处分。案例12第三章人身安全2008年9月5日下午,声称来校办理业务的刘某等一行三人,驾驶一辆暗红色的桑塔纳轿车进入某高校。15时40分左右,刘某在学生宿舍区无视校内规定,随意行车,险些将正要回宿舍的学生徐某撞倒,他不仅没有下车道歉之意,反而瞪着双眼,嘴里骂骂咧咧。见此情况,徐某特别生气,喊来路过的几名同学,执意要向刘某讨个说法。车内另一男子随即冲上来,二话不说就打徐某一个耳光,双方便扭打起来。保卫人员接到报警后赶到现场制止,并警告他们不要在校内滋事,否则报警,刘某称自己就是警察。警察赶到一看,原来是几个有前科的社会青年,遂将其带走。案例23第三章人身安全一、学生打架斗殴的防范(一)大学生打架斗殴易发场所生活场所:如学生宿舍、食堂等学习场所:如教室、实验室、图书馆、阅览室等。第一节治安防范4第三章人身安全体育运动场所:如操场、球场、体操房、溜冰场等公共文娱活动场所:如影剧院、舞场、礼堂。其他公共场所:如车站、码头、酒吧、网吧等。5第三章人身安全(二)大学生纠纷与打架斗殴的发生原因1、不拘小节容易发生纠纷;2、不尊重别人、开玩笑过分,或刻意地挖苦别人容易发生纠纷;3、猜疑、妒忌他人容易发生纠纷;4、不谦虚,目中无人容易发生纠纷;5、极端利己,不容他人容易发生纠纷;6、狂妄自大,争强好胜容易发生纠纷。6第三章人身安全表现形式主要是两种:一是争吵斗嘴,互相攻击、谩骂。二是由谩骂发展为推搡,最后大打出手。两种形式,联系紧密,以口角开始,以打架、甚至造成伤害告终。还有其他一些形式,如写恐吓信,背后进行造谣、污蔑。毕达哥拉斯说过:“愤怒以愚蠢开始,以后悔告终”。7第三章人身安全发生在校园内外的纠纷和打架斗殴的直接导火索常常是在公众场所的偶然摩擦处理不当,但究其根本,应归结为大学生个体的心理原因。(1)虚荣心理。(2)报复心理。(3)空虚心理。(4)从众心理。(5)人格障碍原因。8第三章人身安全二、,,,互相尊重防止发生纠纷的总的原则是:各守本分,互谅互让,求同存存异,理解万岁!,不起哄,不参与。,如是校外人员寻衅滋事殴打学生,应立即向保卫部门报告或拨110报警,以防事态扩大。,在劝解时要主持公道,不可偏袒。,现场目击人要勇于出来提供线索和证据,以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使肇事者受到惩处。遇上别人打架怎么办?10第三章人身安全
大学生安全教育课件人身安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