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阶段论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毛泽东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的性质及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是认识我国国情的本质和关键所在。
也就是说,认识国情,最重要的是搞清楚现实社会的性质和发展阶段,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和它的变化。
国情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是一个国家的社会状况和自然状况的综合。
从结构的角度看,国情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它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人口因素、民族构成以及传统、阶级状况、文化教育、历史特点、地理状况、自然资源、国际环境等。
什么是国情?
民族构成及传统
历史特点
地理状况
人口因素
自然资源
阶级状况
文化教育
政治制度
经济制度
国情
构成要素
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问题是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新课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历程
A、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的思想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一个崭新的概念,是属于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范畴之内的。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对未来社会主义发展问题,只有极其原则的规定。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他们的著作中所论述的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社会发展阶段的学说,为我们认识这一问题并作出科学论断指明了方向。
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集中体现在《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他们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过渡期。并将未来的共产主义按成熟程度的不同,划分为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
a、马克思、恩格斯
的天才设想
共产主义发展历程
马恩对共产主义
发展阶段的划分
过渡时期
共产主义第一阶段
共产主义高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