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鑫张晓祥关于医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流程的探讨①张蕾①①①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计算机中心, 430030 ,武汉市解放大道 1095 号摘要为减少门诊患者排队交费的次数,节约患者时间,卫生部提出门诊预付费制度,本文探讨了医院实行门诊预付费的流程和一些指导思想,同时提出了这项新制度所面临的挑战, 希望对医院实行门诊预付费有所启发。关键词门诊预付费门诊就医卡自助终端 1 背景 2010 年1 月,卫生部发文提出进一步改善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的 5 项具体措施,其中要求积极稳妥推行门诊“先诊疗,后结算”的模式。此前,卫生部已经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门急诊开展了“先诊疗,后付费”的试点。 2010 年5月 13 日,卫生部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召开“先诊疗,后结算”试点工作进展会,宣布在全国试点,向全国推行这一新的服务模式。 2 意义所谓“先诊疗,后结算”,也称门诊预付费制度, 就是病人在医院看病前先办理一张就医卡,然后向其中预交一些钱,病人持卡就诊,检查、检验、拿药、治疗不需再排队交钱, 每一项缴费环节由医务人员刷卡扣费。如果卡上余额不足,医务人员会根据电脑提示告诉患者去预交费或直接到收费窗口交费,全部诊疗结束后,患者到收费处一次打印所有发票。很显然实行门诊预付费制度有着深刻的意义。患者在挂号、化验、照片子、拿药、输液等环节, 都需要反复跑到窗口排队交费,据估算,一名患者从走进医院到走出医院的两个小时里,每排队交一次费就需要花掉 10— 15 分钟时间,如果这位患者在看病过程中有化验、拍 CT 、输液等项目,那就意味着他要多次到窗口排队交费,这叫做与诊疗无关的无效流动。为了给患者节省体力,减少患者排队交费的次数,节约时间,卫生部医政司提出门诊预付费制度,这也是借鉴其他行业的做法,比如酒店业、餐饮业等。[1] 卫生部医政司副司长赵明钢介绍, 据医院协会统计,全国实施门诊预付费制度的医疗机构中,患者就诊时间可以有效节约 25% 至 30% ,排队次数由平均的 4 次减少到 1 次。 3 就诊流程就医卡充值药房刷卡拿药刷卡做检验就医卡发放挂号医生看诊刷卡做检查刷卡结算、打印刷卡打印检验、财务发票检查报告单刷卡打印费用清单如上图所示,门诊诊疗预付费的就诊流程分以上几步,现详细描述如下: 门诊病人就医卡的发放门诊病人就医卡记录了患者的门诊就诊 ID 。使用此卡可与医院 HIS 系统挂接,与患者姓名、缴费情况、治疗情况等就诊信息直接关联,可在医院在自助发卡机具和人工柜台发放,在整个就诊过程中使用。 就医卡的选择由于门诊病人量很大,同时流动性很强,每张卡的成本也不小,可以考虑联合同一城市各大医院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病人信息资源的共享,发放统一的门诊就医诊疗卡,而不是某一个医院的就医卡。病人来某家医院发卡就诊后,以后再到其他医院看病就可以使用同一张卡,而不需要再发卡,同时有关病人的基本信息资料可以从公共信息平台获取,病人在该医院就诊存到就医卡内的金额只对该医院有效。这样各个医院就不需要再重复发卡,减少了医院发卡的工作量,也避免了病人手上同时有多张就医卡的麻烦。 在自助发卡机上发卡自助终端安放在医院挂号区。患者可将第二代身份证放置在终端的身份证感应区,点办卡按钮,自助系统将读取患者信息发送给 HIS 。如果 HIS 查询到患者没有建
关于医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流程的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