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无为教育发展献一策”征文活动
三位一体关爱留守儿童
——营造无为幸福教育
【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大批剩余劳动力纷纷走出家门,走入城市,他们一方面为城市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另一方面用自己辛劳和汗水改变着原来落后的经济状况,但同时也导致许多农村儿童脱离父母的直接监护,成为一个特殊的儿童群体——留守儿童。
无为县区域范围广阔,每年外出务工人员数量庞大,也直接导致了我县留守儿童总人数的直线上升,同时我县留守儿童的成长状况也逐渐令人担忧。以下我具体分析了我县在关爱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一些不容忽视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学业方面的问题。学生学业的优劣,除了学校和学生自身的因素之外,家庭监督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留守儿童由于监管方面的因素,学业方面存在一定的影响。我县的留守儿童大多生活在农村,本来教育教学资源相对无为县城就较贫乏,再加上由于受监护人文化程度的限制,很难对留守儿童的学业起到指导作用。这些孩子大多由爷爷奶奶监护,他们能在生活上照顾已是很不容易的,更别说对孩子进行学业上的指导。同时,隔代教育还存在着溺爱等因素的制约,
难以对儿童的学业起到真正的监管作用,我就听过很多监护人说过一句顺口溜:“草屋年年盖,一代保一代”。
我执教的班级有15名留守儿童,几乎都是跟随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生活,这些监护人的年龄基本上50—70岁之间;大多数监护人是小学文化程度,这些隔代的监护人一般思想观念比较陈旧,对留守儿童一味的溺爱迁就,管养不管教,重物质满足,轻思想品德教育。这15名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在我们班基本上在中下等的程度,其中也不乏有学习优秀的,但总体学习情况令人担忧。
二、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父母的监护管教对于儿童自律性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监管,代理监护人又难以有效监护,使得他们放任自流。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很大,部分留守儿童厌学、逃学、更有甚者,开始沉迷于网络游戏。我身边就有很多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逢年过节父母给的零花钱他们都在父母外出后的一两个月内挥霍一空,上网、聚餐、花钱大手大脚。这些不好的生活习惯令人担忧。
三、安全方面的隐患。由于监护责任不落实,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儿童防护能力弱,留守儿童很容易受到溺水、触电、等意外事故的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子欺负和侵害的对象,所以留守儿童所面临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四、亲情疏远、心理失衡。留守儿童由于和父母聚少离多,疏于管教、缺乏沟通,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也不难发现留守儿童多数性格内向,眼神中经常流露出戒备和冷漠,同那些生活在父母身边的孩子相比,少了些活泼和开朗,长期下去,无疑会对孩子的心理及性格产生不良影响。还有一些留守儿童
由于监护人的溺爱养成了任性、放纵的性格,有的孩子还形成了较强的逆反心理。
【对策】:
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不仅关系到孩子的身心健康,而且给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发展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所以我在此提出我的计策: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共同构建起关爱无为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体系。
家庭方面
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使孩子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外出务工的父母要转变观念,强亲子间的交流和沟通, 重视孩子的精神和心理的需求,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地成长;与学校和老师保持经常性的联
无为教育发展献一策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