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战史之德国国防军大本营.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4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4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43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德国国防军大本营前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大本营, 完全操纵在一个人手中。曾作为天才的战局计划和杰出的军事指挥官的发源地,对很多人来说、大本营甚至在战争形势恶化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 都是德国军队心怀坚定信念的可靠支柱。但它最终也没有使大家——国防军和人民——免遭战败的厄运。甚至到今天,在当代人面前提起“元首大本营”,都似乎要冒一点风险。德国公众的这种义愤, 当时和现在主要是针对身为“国防军最高司令”的希特勒个人的。然而, 在大本营总参谋部身居高位的那位军官, 也应承担部分责任, 但仅仅是一部分。这不仅是因为, 这个职位是别人强加给他的, 而且还因为他的经历与一种特殊的责任感维系在一起。如果当时的条令对职责作了另一种规定, 明确指出不包括高级总参谋部军官的所谓“共同责任”;如果那些年里,公正和邪恶对德国大本营的最高指挥只是偶尔发生影响; 如果战后同盟国法庭对总参谋部军官的责任, 进行了完全相反的判决, 那么, 剩下的就只有自己良心上的自责了。因为被置于这种地位上的任何一个人, 都不能不承认, 上司们的可怕的命运之力从他身边掠过的时候, 都不会不留下痕迹的。尽管如此, 为了满足历史研究者的需要和愿望, 作者还是欣然命笔。这也是为那些同路人, 履行他个人的一点义务。正是由于那些站 2 在第一线的高级军官们残遭非命, 才能使作者在战后对德国大本营及其国防军统帅部的本质和作用,作只言片语的描述。但是, 该书的这一特殊目的, 不应有损于历史的真实性。促使作者写书的动机, 恰恰是想进一步澄清各种事件, 使读者对其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朽中, 对软弱和失职没有进行指摘; 同样, 也没有将成绩和功劳作为辩解的资本。在希特勒面前, 每一个军官都不可能有独立作出抉择和采取行动的自由。对这一点, 该书比战后任何一本著作都进行了更清楚的描述。这种状况, 在国防军统帅部首脑凯特尔和约德尔, 与其下属的总参谋部军官们——作者也在此列——之间, 就已经表现得十分明显。据作者多次观察, 每一位来大本营听报告和作汇报的前线司令官, 几乎没有一位不感到希特勒的束缚和压力。在这方面对国防军统帅部的高级军官们进行“辩解”,已不属于事实范畴。超出事实之外的东西,应留给历史去评说。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作写作的源泉, 这是理所当然的。这部回忆录多处提到一大批原国防军的军官, 其中几位仍在今天德国军队里担任要职。对本书持怀疑态度的人, 不妨前去核实和考证。此外, 部分迄今尚未发表的命令和文件; 公务日记和个人日记; 引自备忘录和其他战后著作的可告见证; 希特勒形势讨论会的速记稿, 对本朽都是一种充实和佐证。当作者 1960 年夏动笔之前, 就已经收集和整理了若干年的资料。依靠这样的资料, 作者就不必专门去澄清“传闻”中的流言蜚语,也不必去校正大量“报道”中关于德国大本营的不实之词。有些不属于军事范畴的无关大局的或与此有关的事, 部不在本书考虑 3 之内。此外, 还必须说明一下, 根据德国军语的习惯用法, 本书使用的“大本营”一词, 是国防军最高机构从事指挥和命令活动人员的总称, 在其他地方则指领率机构的驻地。瓦利蒙特于泰根湖畔的罗塔赫—埃根译者的话本书作者瓦尔特· 瓦利蒙特臼 1938 年 9月, 在德国国防军统帅部指挥参谋部( 即总参谋部) 任国防处长, 1939 年 9 月升任指挥参谋部副参谋长, 直至 1944 年 9 月因病离职。此间, 山少将逐级晋升为炮兵上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键几年中, 瓦利蒙特在希特勒和指挥参谋部参谋长约德尔的直接领导下, 组织拟制厂大量指令和作战行动计划, 参加了希特勒召集的每日军事会议, 被多次派往前线巡视。作者以其亲身经历, 并引证大量已经或尚未发表的、由希特勒签署的指令、作战命令, 以及希特勒与其将领们的谈话记录等宝贵资料, 重点介绍了德国国防军大本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活动。该书对于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德国国防军领率机构由组成到崩溃的全过程, 德国几次重大战局决断和作战计划的出笼经过, 以及希特勒与其将领们的复杂关系, 是一本难得的书;对于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中译本删去了一小部分不甚重要的当页注释、附录及人名索引。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 4 1990 年 3月出版说明为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和改革的需要, 在中央军委、三总部的关怀和支持下,军事科学院组织翻译出版一批有代表性的外国军事著作, 供全军学习、研究、借鉴之用。这批外国军事著作, 包括有军事理论、军事学术、军事辞书,军事历史、军队建设以及外国法典、条令等, 有些著作在国外是有一定影响的。这时比图书, 内容广泛而丰富, 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并照顾到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当然, 这些著作中的观点,并非都是正确的,请读者注意鉴别。这批

二战战史之德国国防军大本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4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huandao1680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3-1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