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论一、项目背景(一)项目名称 XXXX 生态园(二)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 、项目单位名称: XX市 XX 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2 、所有制形式:有限责任公司 3 、法人代表: XXX 4 、注册资本: 400 万元 5 、财务状况: (三)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的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 2007 年1 号文件《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全国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 3、《关于对接融入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一转三化”战略的决定》 4、《娄底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5、《娄底市农产品深加工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 6、《 XX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7 、国家、省、市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 8 、国家计委和建设部联合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与参数》(四)项目研究的主要范围 1 、项目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2 、项目建设的条件分析 3 、项目产品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4 、项目的产品方案与建设内容 5 、项目的技术方案及设备选型 6 、项目的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及经济效益分析 7 、项目的环境保护措施及评价 8 、项目的组织机构和劳动定员 9 、项目的社会、生态效益评价(五)项目建设的背景与必要性 1 、项目建设的背景(1 )发展生态农业,进一步加强生态农业建设既是保证农业持续、稳妥、健康发展和保证我国农业现代化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又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各级政府对农业生态园的建设均给予了大力扶持。(2) XX 市为应对资源日益枯竭的严峻形势,提出了“一转三化”的发展战略,推出“ 222 ”工程,给项目的建设提供了有利契机。 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 )是改善农村产业结构、提升农业产业效益、满足消费者对绿色无公害果蔬需求的需要; (2 )是实现以城带乡、促进以休闲农业为主体的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需要; (3 )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需要; (4 )是实现 XX”一转三化”发展战略的现实需要。二、项目概要(一)建设地点 XX市 XX 乡新田村(二)项目建设期: 二年(三)建设规模与目标 1、项目建设规模: 拟开发山地和荒地 3100 亩( 含新田村周边村落山地 400 亩), 正常年生产名贵珍稀蔬菜 600 吨, 传统蔬菜 1000 吨, 特色水果 1000 吨,各类家鱼 100 吨,鲟鱼及观赏鱼 2 万尾,名贵中药材 40吨, 脱水蔬菜 500 吨, 果汁饮料 20 万升( 100 万罐)。年接待农业观光、休闲垂钓游客 3 万人次。 2 、主要目标:把项目区建成集无公害蔬菜瓜果和名贵中药材种植、淡水鱼养殖、农业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无公害农业综合开发生态园区。在生产经营上实现设施栽培标准化、灌溉节水化、经营集约化、管理规范化,从而极大地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四)主要建设条件 1 、农业设施已有一定基础; 2 、劳动力资源条件较好; 3 、土壤、水质未受污染,符合无公害农业要求; 4 、区域优势明显,交通非常便捷; 5 、符合农业产业发展政策和产业规划。(五)项目总投资及效益情况 1 、项目总投资: 3302 万元;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3150 万元; 流动资金: 152 万元。 2 、资金来源(1 )企业自筹: 2002 万元; (2 )申请农业开发银行贷款: 1000 万元; (3 )申请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扶持: 300 万元 3 、经济效益(1 )年销售(营业)收入: 2300 万元; (2 )年净利润: 481 万元, (3 )项目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 年, (4 )投资利润率: % ; (5 )投资利税率: %, ; (6 )贷款偿还期: 年; (7 )内部收益率: % 。三、结论与建议 1、项目拟建的生态农业园区是现代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的有机结合, 在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并举的基础上达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走农业产业化道路; 向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方向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 为市场提供无公害农副产品, 是符合当前国家和我省农业产业政策的。 2 、项目区环境条件好、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土地资源丰富,可充分发展多种农业项目。本项目从现代农业生态示范考虑各子项目的综合开发利用, 使项目总体上产生良性循环, 变废为宝, 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保护了环境,有显著的生态效益。 3、项目建成后, 保证了 XX 市近郊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生态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生态园的建设可带动 XX 及娄底市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和应用,使 XX 市的环境质量得以改善,真正做到对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4 、本项目各
农业综合开发生态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