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县城乡建设局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计划今年以来,建设局认真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打造“孙子故里、绿色惠民,田园风情、生态水城”的总目标,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和谐环境。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扎实抓好各项重点工程的落实,;城区新增绿化面积80万平方米;全县在建工程200个,施工面积120万平方米,。先后争取到位无偿资金5906万元,其中争取到我省仅占四席的“全国可再生能源示范县”,获得国家无偿资金1800万元,以此为契机,全面推动了“双改”工作。在海河迎查工作中获佳绩,在全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理两次观摩中蝉联第一,保障性住房建设受省、市检查组的高度评价,并顺利通过国家审计署验收。一、2011年主要工作情况:(一)城市规划工作取得新进展。按照构筑“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发展思路,突出特色建城战略,充分挖掘惠民历史特有文化底蕴,高起点编制完成了新城区的行政办公区修建性详规,文化园区、老永莘路南侧水系景观规划;开发区的刘黄沟两侧景观设计、武定府路南侧水系景观设计;老城区的东护城河东侧地段景观设计、国泰花园商业街设计、大寺步行街规划以及老城区19个片区的修建性规划等共计51项。截止目前,古城区及周边区域城市形象设计、孙子文化旅游区概念性总体规划正在完善成果,规划区84平方公里1:500地形图测量基本完成,老城区南部片区7平方公里和东部片区6平方公里详细规划正在与北京中规院对接中。各项规划的高质高效推进,为城市规划融入了更新更超前的建设理念。同时,严格落实规划专家评审制度,严肃查处不按规划建设、乱搭乱建等违法违章行为,保证了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二)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1、护城河综合治理:投资7800万元实施的西护城河湿地公园是护城河治理的收官之作,目前,该工程正在收尾完善中;为实现“上面通行,下面通航”的目标,今年又完成了城坤桥、花园桥、西门桥、西北营桥等4座大型桥梁的重建和改造,13座护城河桥梁已全部竣工,体现了“孙子兵法十三篇”的寓意;为了改善护城河水质,在孙武镇、灌溉局等单位的大力帮助下,我局实施了护城河换水工程,将200万立方黄河水成功引入了护城河,解决了河水污染的难题,实现了“荡舟环河游古城”的愿望;在此基础上,全面启动了月亮湾湿地公园和东护城河景观工程建设,月亮湾湿地公园已完成湖底清淤和亲水平台基础施工,正在进行穿涵和土地整形工程;东护城河景观工程已完成原始地貌测量、放线、工程立项、预算编制等工作,正在进行节点放线工作。当前,护城河治理工程接近尾声,,形成了惠民所独有的历史文化与生态水脉相融合的景观长廊。2、旧城改造情况:旧城改造是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城市拆迁是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的重要环节,是城市形象改善的先决条件。针对新《条例》的颁布实施,我局从加强宣传力度,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入手,切实加强征地拆迁相关人员的学习培训,先后参加了省建设厅、滨州市政府举办的新《条例》研讨会和培训班,并邀请省、市有关专家来我县对征地拆迁相关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有效提高了业务水平和办事能力。为了让被征收群众正确认识新《条例》,我们采用悬挂条幅、出动宣传车、发放宣传单,在电台、电视台、政府网站播发通告等多种方式,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新《条例》,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全县形成了支持房屋征收、关心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为切实解决好我县征地拆迁项目产生的矛盾纠纷,集中精力排查调处征地拆迁矛盾纠纷,及时化解了一批疑难重点问题。同时,我们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做好社会风险评估;完善备案评估机构,做好房屋征收评估;严格执行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政策,进一步建立健全了社会保障机制,从而推进了旧城改造工作顺利实施。今年以来,先后启动了西南街、刘皮村、时代广场等项目,完成拆迁面积20余万平方米。安置房建设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经济发展大局,为让躲迁群众早日住上放心房,我局实行了“责任到人保质量,倒排工期促进度”的工作制度,统筹安排,强抓落实,确保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目前,全县18个安置小区正在紧张的施工中,在建安置房316栋,有16%正在进行基础施工,36%正在进行主体施工,48%正在进行装饰工程,丰辰瑞景住宅小区安置房已建设完成。另外,为解决新建安置房供暖难题,我局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协助开发商制定了燃气、地源热泵等切实可行的措施,为保证安置房今冬的按期供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园林绿化情况:按照“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绿化理念,大力开展了城市绿化工作。截止目前,老城区新增绿化面积80万平方米,其中栽植大规格树木8000余棵,花灌木12万余棵,地被植物160余万棵;西关街、文庙街、东环路、东景大道绿化和五路一
惠民县城乡建设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