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青岛城市色彩规划设计应用研究报告.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页眉. .页脚. 青岛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研究及应用报告杨曾宪前言城市色彩规划设计是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所关注的问题。据悉,北京、上海、哈尔滨、武汉、杭州、重庆、石家庄等城市都已开始重视或组织专门人员研究制定自己城市的色彩应用规范,甚至用立法形式将城市色彩纳入到城市规划要件中来。城市色彩问题之所以引起诸多城市决策者的高度重视,是因为中国城市在近二十年超高速发展及扩容过程中,由于城市规划失控,更由于普遍缺少对城市色彩的研究和重视,使某种“显富、摆阔、攀比、争强”的“暴发户文化”在大中城市中蔓延开来,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彼此模仿, 争赶时髦,各种新材料、新涂料争艳斗奇的色彩,将许多城市涂成色彩斑斓的大花脸,既失去鲜明的城市个性,又切断历史文脉,而且造成严重视觉污染,严重影响到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先知先觉的城市决策者,接受了专家的建议,开始进行城市色彩规划设计工作。青岛是中国极少数在历史上便重视并形成城市色彩美的城市。近年来,在青岛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中, 城市色彩混乱问题同样严重存在,因此,笔者认为,青岛也到了研究和立法规范、整顿城市色彩的时候了。特别面临2008奥帆赛,青岛要展示自己的国际化城市形象,更应在城市色彩上做好文章,以给各国来宾留下美好印象。这就需要我们学习和借鉴国外城市的经验。恰在此时, 2003 年9月,我有幸随市啤酒节考察团出访欧洲几个城市,搜集到一些资料,完善了我对城市色彩理论与应用认识。下面,我便从城市色彩美学原理探讨出发,结合对欧洲和青岛城市色彩运用状况的实证考察,对青岛城市色彩规划提出自己的观点及相应的治理措施,供领导参考。一、城市色彩的构成城市是人类集中居住地,所谓城市色彩,就是指城市公共空间中所有裸露物体外部被感知的色彩总和(城市地下设施及地面建筑内部装修与城市色彩无关;地面建筑物立面处于隐秘状态,其色彩无法被感知,也不构成城市色彩)。城市色彩由自然色和文化色(也称人工色)两部分构成。城市中裸露的土地(包括土路)、山石、草坪、树木、河流、海滨以及天空等等,所生成的都是自然色。城市中所有地上建筑物、硬化的广场路面,及交通工具、街头设施、行人服饰等等,都是文化产物,所生成的都是文化色。在城市文化色彩构成中,还可再按物体的性质,分为固定色和流动色、永久色和临时色。城市各种永久性的公用民用建筑、桥梁、街道广场、城市雕塑等,构成固定的永久性色彩;而城市中车辆等交通工具、行人服饰构成流动色;城市广告、标牌、路牌、报亭、路灯、霓虹灯及橱窗、窗台摆设等等则构成临时色。领导但根据目前中国及青岛城市规划失范的现状,本课题重点研究的是城市建筑物的固定色彩,以及固定色与自然色的协调问题,对城市亮化等临时色问题,只简要论及。二、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意义现代城市为什么要重视色彩规划设计呢?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其一、城市色彩是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根据马克思的观点,色彩又是最大众化的美感形式。因此,色彩美是城市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心理学研究早就注意到色彩对人类心理健康的影响,城市色彩对居民心理的影响也已被许多鲜活案例所实证。几年前,日本东京就出现过一场市民的“色彩骚动”, 不少市民面对艳丽的、高彩度的公交车、出租车,以及色彩迷幻闪烁的霓虹灯、五颜六色的广告和刺眼的玻璃幕墙,感到头

青岛城市色彩规划设计应用研究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006108867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