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0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局部修订.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局部修订前言汶川地震表明,严格按照现行规范进行设计、施工与使用建筑,在遭遇比当地设防烈度高一度地震作用下,没有出现倒塌破坏,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说明我国在1976年唐山地震后,建设部做出房屋从6度开始抗震设防与按高于设防烈度一度“大震”不倒塌设防目标进行抗震设计决策,是正确。根据建设部落实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要求,依据地震局修编灾区地震动参数第1号修改单,相应变更了灾区设防烈度,并拟增加部分条文修订,合计改动28~29条,其内容统计如下:,涉及四川、陕西、甘肃,共3条。,2条,其中有强制性条文1条。。原有条文文字调整6条,主要涉及设防分类与建筑方案设计;删去关于隔震、减震适用范围限制规定1条;新增涉及结构构件基本要求、预制装配式楼盖、山区场地、非结构构件、楼梯间、专门施工要求8条。~9条,涉及坡地、单跨框架、土木石民居构造措施,以及楼梯参与整体计算等。本报批稿中,下划线为修改内容,黑体字为强制性条文。《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删除),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要求。[修订说明]划分不同抗震设防类别并采取不同设计要求,是在现有技术与经济条件下减轻地震灾害重要对策之一。~,本次修订可直接引用,不再重复规定。,应根据工程需要,掌握地震活动情况、工程地质与地震地质有关资料,对抗震有利、不利与危险地段做出综合评价。对不利地段,应提出避开要求;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对危险地段,严禁建造甲、乙类建筑,不应建造丙类建筑。[修订说明]本次修订,对在危险地段建造房屋建筑要求,作了局部调整。:1山区建筑场地应根据地质、地形条件与使用要求,因地制宜设置符合抗震设防要求边坡工程;边坡应避免深挖高填,坡高大且稳定性差边坡应采用后仰放坡或分阶放坡。2建筑基础与土质、强风化岩质边坡边缘应留有足够距离,其值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高低确定,并采取措施避免地震时地基基础破坏。[修订说明]:本条是新增,针对山区房屋选址与地基基础设计,提出明确抗震要求。,不规则建筑方案应按规定采取加强措施;特别不规则建筑方案应进行专门研究与论证,采取特别加强措施;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建筑方案。[修订说明]:本次修订,对建筑方案各种不规则性,分别给出处理对策,以提高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协调性。:1砌体结构应按规定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与构造柱、芯柱,或采用配筋砌体等。2混凝土结构构件应控制截面尺寸与纵向受力钢筋与箍筋设置,防止剪切破坏先于弯曲破坏、混凝土压溃先于钢筋屈服、钢筋锚固先于构件破坏。3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应配有足够非预应力钢筋。4钢结构构件应避免局部失稳或整个构件失稳。5多、高层混凝土楼、屋盖宜优先采用现浇混凝土板。当采用混凝土预制装配式楼、屋盖时,应从楼盖体系与构造上采取措施确保各预制板之间连接整体性。[修订说明

0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局部修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erterye
  • 文件大小63 KB
  • 时间20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