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体系建设方案(草案):在明确公司战略管理、运营协调、职能支持等重要功能定位的基础上, 理清总部与下属公司间的相互关系和职责分工,进而建立规范的培训分级管理体系。作为公司本部的人力资源部,在承担公司本部的培训管理职能的同时,还应承担公司整体培训职能,以整合培训资源,并须建立规范的、制度化、流程化的培训分级管理体系。明确界定公司人力资源部对所属分公司培训管理、监控及提供支持与服务的范围。基于目前培训管理的现实情况,公司人力资源部要能充分承担和发挥相应管理职能还有许多基础工作要做。 因此,人力资源部只能在逐步完善和强化管理水平和管理职能, 建立公司的培训平台的基础上, 有选择性、有重点地参与公司及所属人力资源管控, 并逐渐过渡至规范化的人力资源管理。-1推动培训工作的开展,建立完善的培训管理制度,构建基础培训管理平台;2-2培养一批公司急需的中层管理者;2-3通过职业素质培训和管理类培训, 提升管理人员职业化行为素质和管理意识及管理技能。提 2-4积极宣传企业文化,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提高企业对员工的凝聚力。2-5利用两年时间,初步建立学习型组织,培养和提升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1第一阶段3-1-1制订并完善培训管理制度。根据培训执行反馈的情况修改现有的管理制度和流程。 明确人力资源部、 职能系统部门、分公司人行负责人等的职责分工; 明确培训管理体系的基础架构; 建立公司基础培训管理平台;规范培训工作的管理;为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管理依据。3-1-2建设培训管理团队。成立培训管理小组,开展对 HR管理团队成员的相关培训,举行培训工作研讨会,加强培训管理经验的沟通与交流。 提升团队的培训管理意识和水平。 通过建立团队间的管理机制,培养一支公司的专业培训管理团队。3-1-3组建内部培训师团队。制订《内部讲师团队管理办法》选拔具有培训授课能力的优秀管理人员组成内部讲师团队。培养一批总部层面具有较高素质的公司级公共课程培训师和 SOR系统专业培训师。培养各分公司现场级具有一线员工技能培训的培训师和一些公共课程培训师,至少保证每个分公司的每个现场部门有一名岗位技能培训师。确定新员工领带人团队。3-2第二阶段3-2-1丰富和完善课程体系。重点开发一线SOR员工的业务技能与服务意识培训课程和中层以上员工职业素质培训课程。制订内容如下:由专业职能部门制订标准化操作手册、职位说明书、工作流程等专业或系统公共课教材。引进重要职位所需的技能培训课程、管理技能课程。引进的方式有三种:派遣内部培训师参加外部培训课程,进行二次开发,形成公司内部培训课程;直接聘请外部培训师,形成外部培训课程及外部培训师团。外部购买光盘、书籍等形式。3-2-2开展新员工培训、后备干部培训、系统专业培训、管理培训等相关培训。3-2-3做好培训项目的策划和宣传工作。任何一个培训项目的开展,将通过精心的培训项目策划和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培训氛围,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将针对不同的培训课程采取最适合的方式方法,如角色扮演、案例讨论与互动、课堂讲授、标杆人员/企业事迹介绍、拓展训练等,精心策划培训的时间、地点和培训过程的安排以及培训后的考核评估和改进工作。3-3第三阶段3-3-1做好培训效果评估改进工作。为保证培训工作的效果,将通过满意度、知识层、行为层、业绩层等四个层次的培训效果评估结果,及时改进教材内容,讲师与授课方式,培训组织、培训跟进等方面的工作,以改善培训效果;从而使培训体系更符合公司业务发展以及员工个人发展的需要。-1培训组织框加为加强培训管理,确保培训有人抓,有人管,责任层层分解,确定如实施三级培训管理机制4-1-1一级培训机构为公司级: 由公司人行中心负责安排的公司全体员工、 子公司经理级以上职员(含经理)的培训,以及由公司人行中心统一安排的公司范围内的业务培训。责任人为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4-1-2二级培训机构为系统级: 指由各职能系统安排的系统全体员工的培训, 责任人为系统负责人;4-1-2三级培训机构为分公司级:指由分公司人行部门负责安排的分公司全体员工的培训。责任人为分公司人行负责人以上各级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应将本级的培训需求、 培训计划、培训计划的执行情况、考核情况及时与人力资源部和本部门经理沟通。4-2培训内容框架良好绩效的产生需要三个条件 ---知识、技能、工作态度 ----所以培训内容从围绕这三个专题展开,以为良好的绩效打下基础;共划分为六大模块:管理知识模块后备干部建设模块(储备干部)岗位技能模块新员工培训模块企业文化及制度流程模块学历提升模块4-2-1管理知识模块:针对高、中、基不同层别的管理者提供不同层别的管理技能培训以提高管理者的管理素质;根据年度业务重点确定年度通用管
培训体系建设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