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亚洲象是亚洲大陆现存最大的动物, 一般身高约 米, 重可超 5吨。现分布于北纬 度以南的我国云南西双版纳的勐腊县及南亚、东南亚部分地区。亚洲象是列入《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濒危物种之一的动物,也是我国一级野生保护动物,我国境内现仅存 300 余头。亚洲象属只有一种,也叫印度象,分布在南亚和东南亚。它鼻端有一个指状突起,雌象没有象牙,即使是雄象也有一半没有象牙或象牙很小, 耳朵比较小、圆, 前足有 5趾, 后足有 4趾,共有 19 对肋骨(其中苏门答腊亚种有 20 对,但比非洲象少一根) ,头骨有两个突起,背拱起。性情温和, 比较容易驯服。过往可再分 4 个亚种: 印度象﹑锡兰象﹑马来西亚象及苏门答腊象马来西亚有一种亚洲象亚种——侏儒象,个头更小。纳米比亚有一种非洲象亚种——沙漠象, 足下肉垫变大, 更适应缺水的生活, 非常知道节约用水, 而且会在沙漠中寻找水源。亚洲象是亚洲哺乳动物中的庞然大物, 亚洲象全身深灰色或棕色, 体表散生有毛发。成年雄性亚洲象肩高约 - 米, 重约 - 吨, 雌象体形稍小。象的耳朵很大, 有丰富的血管以便散热, 尾巴不长, 顶端有毛刷。同非洲象相比, 亚洲象体形较小, 耳朵较小,前额较平。上门齿突出于口外,略向上翘,最大的象牙长达 - 米。只有雄性亚洲象长有象牙。象皮厚毛少,鼻与上唇愈合成圆筒状长鼻,两个上颌门齿大而长,就是所谓的“象牙”,口中一般每侧有三个前磨牙和三个后磨牙,食用高纤维的食品,树叶、草类等, 磨牙并不是同时长出, 现存的磨牙磨损后, 新的磨牙才长出来, 所以如果最后一颗(第六颗)磨牙大约在 60 岁以后磨损后,老象可能死于营养不良,如果继续饲喂磨碎的食品, 它有可能继续活下去。亚洲象的象鼻是鼻子的延伸,顶端有一手指状突出物非常敏感而灵巧。大象使用象鼻呼吸、闻味、喝水(吸水后放入口中)以及携握物品。生活习性喜群居生活, 每群数头或数十头不等, 由一头成年母象作为群体的首领带着活动, 没有固定的住所, 动范围很广。主食竹笋、嫩叶、野芭蕉和棕叶芦等。大象对破坏其生存环境, 伤害其同类及冒犯其尊严的挑衅都有自卫、报复行为。在早、晚及夜间,亚洲象会外出觅食, 它们主要食用草、树叶、嫩芽和树皮。它们会在炎热的白天休息。如果可以找到, 亚洲象也会吃农作物如香蕉和甘蔗。亚洲象生活中水是必不可少的, 会长途跋涉去寻找水源。象群由“女家长”年长雌象带领, 包括母象及其姐妹和未成年雄象。象群一般由 20到 30 只象构成,但不会超过 100 只。象由于毛少,容易生皮肤病,所以需要经常洗澡或做泥浴, 象皮厚, 有皱折, 有的皱折纹路深达十几厘米, 皮肤浅灰色, 由于洗泥浴有时看起来好像是泥土的红棕色, 褐色眼睛长眼毛, 有一种罕见的白化象, 白象眼睛一般是蓝色。象是草食性动物, 一天要有 16 个小时用来采集食物, 它们的消化系统效率不高, 只有 40% 的食物可以被吸收, 一天一只成年象可以吃进 30到 60 千克食物,但 60% 被排泄出去了。象在正常时每天要走 3到6 千米去觅食,但迅速奔跑起来也能达到每小时 36 千米的速度。编辑本段生长繁殖 2 孕期大约为 600 - 640 天, 每胎产 1仔,8- 12 岁才能达到性成熟。平均寿命为 50-70 岁。雄象有长亚洲象交配牙, 雌象没有, 象的眼小耳大, 耳朵向后可遮盖颈部两侧。四肢粗大强壮, 前肢 5趾,后肢 4 趾。尾短而细,皮厚多褶皱,全身被稀疏短毛。头顶为最高点,体长 5-6 米,身高 3米, 体重达 3/5 吨。雄象性成熟后会离开象群自己独处。雄象在 10到 17 岁时达到性成熟, 而雌象在 9到 12 岁之间。母象怀孕期大约为 22 个月( 哺乳动物中最长的), 小象一直由母乳喂养直至 3-4 年后另一只小象出生。刚出生的小象一般重 100 公斤,出生后由母象和象群中其它成员一同照顾。亚洲象在野外最多可以活 60 年。亚洲象智商很高, (一般) 容易驯化,亚洲象在南亚国家经常被驯服用来役使,在交通不便的森林地带搬运木材等。人类一直以来都用其驮负重物,在马戏团表演,甚至用于战争。编辑本段种群现状白化亚洲象白化亚洲象亚洲象在古代中国多是南方邻国进贡的礼品, 皇家多驯养象用来在典礼时显示威仪。在泰国, 象是国家象征。泰国很多府的府征都有象的图案。相传白象古时泰北的兰纳泰王朝带来幸运, 自此成为泰国的国宝。泰国皇室勋章最高级的是皇家白象勋章。因为 2006 年从二月到七月象的数目增长三倍的, 现在泰国用象来当出租车。野生亚洲象现在已经很少,在东南亚一些国家驯养的家象中,役象很多。我国亚洲象仅分布于缅甸, 老挝相邻的地区,数量十分稀少,屡遭捕杀,破坏十分严重。在其分布国家建立了自然保护
亚洲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