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鸡兔同笼说课.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鸡兔同笼说课保康县寺坪小学宋吉明整体框架: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鸡兔同笼”问题。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本节课依据“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设计。“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思考、解决周围的问题。通过向学生提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的学习素材,借助我国古代趣题“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展开讨论,从多角度思考,运用多种方法解题,学生可以应用猜测法、列表法、假设法、列方程解决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逐步探索不同的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前,学生在五年级学习用方程解决问题时,接触过类似的问题,尝试过用方程解决这样的问题;奥数题中也有专门类似的问题研究。因此,教学这一内容时,学生的程度虽然参差不齐。但是对这样问题不是很陌生,所以找准有效的连接点,是开启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二、说教材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教材在本单元安排鸡兔同笼问题,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方程法的一般性。教材编写有以下几个特点:1、由《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解题兴趣。 2、注重了体现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不同思路和方法。由于原题数据大,教材例一从数据较小的问题入手,让学生尝试解决,体现了从学生猜测法(或者说列表法或者说试一试)到用假设法和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探讨过程。3、拓宽了对鸡兔同笼问题的认识,明确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主要是做一做中的坐船和环保卫士植树问题。 我对教材的理解:鸡兔同笼有三种解题思路,列表法、假设法、方程法,在这三种思路中,他们并不是并列的关系,其中列表法是基础,假设法是难点,方程法是落脚点。为什么列表法是基础呢?因为通过鸡兔的头数关系,学生可以很快的进行猜想,只要一看书中表格就能很快得到答案,而这个列表分析的过程为后面两种思路的探究奠定了基础。而把假设法作为本节课的难点,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很难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所以教师重在引导帮助学生理解。之所以把方程法作为课堂的落脚点,是因为在鸡兔同笼的问题中头的数量和脚的数量总是一定的,这两个很明显的等量关系便于学生找到题中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而列方程是顺向思维,易于学生接受,这种解法更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抬腿法,是课本中的阅读资料,只要求学生了解,不要求学生掌握,虽然这种方法对成人来说是最简单的,但是对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就相当困难。列表分析法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当数据较大时,计算量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何将列表法进行优化,也是我在本节课中的思考。针对本节课的实际,我确定: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使学生体会方程法的一般性。2、过程与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可用列表、假设或方程解等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我国古代数学的光辉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2)、让学生体会到数学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重难点、关键:1、重点: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

鸡兔同笼说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kt544455
  • 文件大小31 KB
  • 时间20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