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水体中的微生物一、水体是微生物的天然生境无论是海水还是淡水水体中,都有着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有着土壤所具备的条件。二、、河流等淡水。108~109个/mL水主要是一些能分解各种有机物的腐生菌,如芽孢杆菌、生孢梭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粪链球菌等。有的甚至还含有伤寒、痢疾、霍乱、肝炎等人类病原菌。(1)溪流及贫营养湖10~100个/mL水以自养型种类为主。常见细菌有绿硫细菌、紫色细菌、蓝细菌、柄细菌、赭色纤发菌、球衣菌和萤光假单胞菌等。此外,还有许多藻类(如绿藻、硅藻等)、原生动物(如钟虫及其他固着型纤毛虫、变形虫、鞭毛虫等)和后生动物(如枝角类、桡足类等)。(2)地下水、自流井、山泉及温泉有机物和微生物都很少石油岩石地下水含分解烃的细菌,含铁泉水有铁细菌,含硫温泉有硫磺细菌。、污染程度、有机物的含量、溶解氧量、水温、pH及水深等。、雨水及污水等带来的临时种类外,绝大多数是耐盐、嗜冷、耐高渗透压和耐高静水压力的种类。海水中常见的微生物有假单胞菌属、弧菌属、黄色杆菌属、无色杆菌属及芽孢杆菌属等。一般在港口,每毫升海水含菌量为1×105个,在外海每毫升含菌为10~250个。各种用途的水质标准标准名称及标准编号项目标准值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细菌总数(个/mL)≤100总大肠菌群(个/L)≤3生活饮用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总大肠菌群(个/L)一级≤1000二级≤10000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粪大肠菌群(个/L)Ⅰ≤200Ⅱ≤2000Ⅲ≤10000Ⅳ≤20000Ⅴ≤40000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细菌总数(个/mL)Ⅰ~Ⅲ≤100Ⅳ≤1000Ⅴ﹥1000总大肠菌群(个/L)Ⅰ~Ⅲ≤3Ⅳ≤100Ⅴ﹥100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GB12941-91总大肠菌群(个/L)粪大肠菌群(个/L)A类≤10000A类≤2000农业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粪大肠菌群(个/L)≤10000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总大肠菌群(个/L)≤5000≤500(贝类养殖水质)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总大肠菌群(个/L)≤10000≤700(贝类养殖水质)(一)细菌总数测定菌落总数——需氧情况下,37℃培养48h,:判定水体被细菌污染的程度基本操作一般包括:样品的稀释--倾注平皿--培养48小时--计数报告。三、水的细菌学检测1、样品的处理和稀释操作要求:“无菌操作”贯彻始终。充分振摇或研磨25g或25ml检样225mL稀释液含有玻璃珠的灭菌玻璃瓶或乳钵1:10稀释液。1ml1ml1ml9ml稀释液1:1009ml稀释液1:10009ml稀释液1:10000减少误差:每递增稀释一次即换用1支1ml灭菌吸管,将吸管内液体沿管壁流入,勿使吸管尖端伸入稀释液内,并且稀释液应充分振摇。环境要求:琼脂平板在工作台暴露15分钟,每个平板不得超过15个菌落。代表性:取固体样品时需多采几个部位,且经过均质或研磨;液体样品须经过振摇,以获得均匀稀释液。2、稀释样品的取样和倾注平皿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皿将凉至46℃营养琼脂培养基注入平皿约15ml,并转动平皿,混合均匀。:10稀释液225mL无菌水1mL1mL9mL稀释液1:1009mL稀释液1:10001mL1mL1mL1mL1mL1mL1ml无菌水25g或25ml检样3、培养及计数培养条件:倒置于36±1℃温箱内培养48±2h计数时间:到达规定培养时间,应立即计数。如果不能立即计数,应将平板放置于0-4℃,但不得超过24h。菌落总数报告方式计平皿中菌落数:肉眼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记下各平板的菌落总数,求出同稀释度的各平板平均菌落数。规律:不同稀释度的菌落数应与稀释倍数成反比(同一稀释度的二个平板的菌落数应基本接近),即稀释倍数愈高菌落数愈少,稀释倍数愈低菌落数愈多。如出现逆反现象,则应视为检验中的差错(有的食品有时可能出现逆反现象,如酸性饮料等),不应作为检样计数报告的依据。
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