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揠苗助长一、谈话师:小朋友们喜欢寓言故事吗?你们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呢?生:狐狸和乌鸦生:狮子和蚊子生:狐狸和葡萄……师:寓言都很简短有趣,又都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我们书中的第24课有两则寓言。今天我们学习其中一则—— (揭示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 师:这里的“苗”“助”“长”分别是什么意思?生:苗是禾苗,助是帮助,长就是长大啦。师:对。如果你想让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有什么好办法呢?生:我要给它浇浇水,施施肥。生:我还要给它拔拔草呢。生:我想我只要把禾苗稍微拔起一点点就行了。(众笑)师:古时候的宋国有一个农夫,他为了让禾苗长大,用的办法和我们刘青松小朋友想的办法是一样的,拔苗。拔苗又叫———生:揠苗。师:揠苗助长又叫——生:拔苗助长。师:拔苗真的能让禾苗长大吗?打开课文,自己轻声读读,读到你觉得很有意思的地方就多读几遍。师:谁来读?你觉得哪儿特别有意思?读给大家听。 (学生分别选择了文中的自然段阅读。其中樊知阳小朋友把“纳闷”的“纳”读成“耐”,让小朋友一起帮助他读了第三遍后读正确。)三、究因师:这真是个有意思的故事。农夫费了很大劲去拔禾苗,为什么禾苗都枯死了呢?那还得从他种了禾苗后说起。谁来朗读第一自然段,看看农夫种了禾苗后是怎样的心情?(一生朗读。)生:他种了禾苗后十分焦急。生:我也是这样想的。师:自己读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圈画,你们是从哪儿看出他急着想让禾苗长大的?(学生认真的读书,圈画。)师:你们是从哪儿看出他很急的呢?生:他“天天”到田边去看禾苗呢。生:还有“巴望”也看出他很急。生:他觉得禾苗一点也没有长。师:是“总觉得”禾苗一点没有长。生:还有“十分焦急”中也看出来的。师:小朋友们真会读书。读到“巴望”这个词,你好象看到了农夫什么样儿?生:我好像看到他在田边转来转去呢。生:我也好像看到他弯下腰在一棵禾苗前面眼巴巴的看着。师:我们读书就要这样读。读着读着好像看到了书中的人的样儿,这就叫读进书里去了。我们朗读这一段时,就要边读边想像他着急的样儿。(指导朗读第一句。)师:自己再读读这一段,读到哪儿你又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读到“他天天到田边去看”,我好像看到他天蒙蒙亮就去看禾苗。师:今天去了明天去吗?明天去了后天还去吗?大后天呢?生:去的,都去的。师:你们听到他和禾苗说了什么了吗?生:他说:禾苗呀禾苗,你怎么长这么慢呀,我都快急死啦。(众笑)生:我听到他在大声说:禾苗呀禾苗,你再不长,我可要采取措施啦。(众笑)师:农夫的样子都被我们看到了,他对禾苗说的话也被我们听到了!下面看老师写“十分焦急”的“焦”,看下面的四点像什么?生:(恍然大悟)像流下来的汗。师:像谁干什么去流下的汗?生:像农夫着急的去看,跑得很快流下的汗。师:真像,还像什么?生:还像火。师:这把火在哪儿烧呢?生:在这个农夫的心里。师:对呀,他急得呀,心里火急火燎的。还像什么?生:还像小禾苗,上半部分好像农夫在田边转来转去。师:嗯,还像什么呢?生:还像农夫去看禾苗,他跑得飞快,两只脚都变成四只脚啦。(众笑)师:咱们祖国的汉字多么形象,能让我们产生许多联想呢。在书上描红写一个“焦”字。注意写好这四点。师:我们再来读这一段,看谁能把他焦急的样儿读出来。谁来读?(一生朗读。)师:“可他总觉得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心里十分焦急。” 这一句读得还不够。禾苗是真的一点
27、揠苗助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