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3月 25 日星期一“三找”大讨论活动是市委在全国、全省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针对贵阳市的发展向全市各级各部门做出的重要工作部署。其精神实质就是落实省委提出的贵阳市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部署上来、要成为全省的火车头和发动机、要作表率和走前列、要在全省改革发展稳定中做贡献、要加强党的科学化建设等五点要求找问题、找差距、找目标。“三找”活动历经一个多月,广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干部职工通过学习讨论, 已经认识到这项活动是当前市委安排的重要工作, 都能结合思想和工作谈出一些体会, 但是从思考的深度和与工作的契合度来看, 还存在问题不准、差距不明、目标不清的情况,怎样理清思路,找准结合点,围绕所从事的纪检监察工作, 我是这样思考的。一是充分认识“三找”要解决的是发展和民生问题。省委提出的五点要求对贵阳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很强指导性。省政府 2010 年出台《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贵阳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黔府发[2010]15 号), 提出贵阳市要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发动机, 要在全省作表率、走前列。国务院 2012 年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 号), 提出建设黔中经济区带动其他区域的发展。这些部署就是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南, 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小康社会, 教育、医疗、就业、治安、养老、住房、交通、环境、用电、用水等涉及民生的问题就会日益改善和完善,公共服务就会日益公平。因此, 省委提出的五点要求正是对中央和省的部署的重申, 核心思想就是贵阳必须提高首位度, 必须加快发展, 通过发展解决各种民生问题。所以“三找”不能“散光”和“走神”,必须聚焦到发展和民生上来。二是“三找”要在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找结合点。7月5日, 贵阳市委书记变动,原北京市委常委任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 这是全市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新的领头人必然带来新的思路、新的观点、新的举措。首先,“三找”就是对省委要求的郑重回应。其次,在 7月 23 日全市经济工作会上,新的发展思路初见端倪,贵阳市就是要在实体经济、县域经济、招商引资、小城镇建设上进行突破,并着力解决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提高速度与调整结构、发展经济与服务民生的关系, 与这些新的思路共生的还有市委主要领导对区(市、县) 和市直部门调研中提出的各种问题。如何破题, 就是各级各部门“三找”的落脚点, 就是检验落实力、执行力的标准。在找结合点这个工作上,如果是找具体的方法、具体的项目, 而不是空泛议论, 不同区县和部门肯定不一样, 但是毋庸置疑的是都可以找到结合点。党的工作部门可以从十八大关于党建科学化确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制度等五个建设方面来找, 比如选好建好发展型干部和班子、查处影响市场经济秩序和民生的贪腐案件、加强对外宣传营造“三实三同”工作氛围等。政府工作部门可以围绕各项工作职能, 把部门工作摆进全市工作大局中去找, 比如群众关心 10 大民生问题、经济工作会上提出的 4 个突破点和 3 个关系、市委主要领导调研中提出的问题等。所以, 只要思路明,“三找”就不会放空炮, 而是能够实实在在找准结合点,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推进工作的落实。三是纪检监察机关要从“四个围绕”开展“三找”。《党章》规定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有“三项工作任务和五项经常性工作”, 就是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 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 协助党的委员会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要经常对党员进行遵守纪律的教育,作出关于维护党纪的决定;对党员领导干部行使权力进行监督; 检查和处理党的组织和党员违反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的比较重要或复杂的案件, 决定或取消对这些案件中的党员的处分; 受理党员的控告和申诉; 保障党员的权利。《行政监察法》规定监察机关有“三项职能和两项工作”,就是对监察对象执法、廉政、效能情况进行监察。组织协调、检查指导政务公开工作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工作。这些规定于法有据, 是纪检监察机关开展工作的制度保障。纪检监察机关就是要根据这些规定厘清职责, 突出主业。同时, 坚持“四个围绕”不能变, 就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围绕民生、履行职责, 围绕热点、注重监督,围绕作风、提升素质”。按照“四个围绕”开展“三找”。首先, 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方面来找, 就是要落实中央纪委和省市纪委的工作部署, 监督检查市委全会、市政府工作会工作部署的落实。今年, 中央、省市纪委的工作综合来讲就是 1+ 10 工作,一个党风廉政建设满意度民意调查排名和十项重点工作, 这些工作都有考核办法或问责办法,要针对性梳理,找出不足, 大力推进确保完成任务。市委全会对今年工作的部署主要
三找大讨论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