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EXPO主要场馆结构、概述1851年,伦敦世博会,水晶宫,开创了建筑工业化;1880年,墨尔本世博会,皇家展览馆,成为澳大利亚第一例世界文化遗产1889年,巴黎世博会,埃菲尔铁塔,巴黎的标志和象征;1967年,蒙特利尔世博会,栖居67,住宅设计理念的突破; 德国馆,张拉结构的先驱;1970年,大阪世博会,富士馆、美国馆,开创充气膜结构时代;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日本馆,一座36000平米的纸房子; 8/9号馆,索结构使用的极致案例;2010年,上海世博会。。。。。。世博会是汇聚着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成果的全球性盛会,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次建筑博览会,其建筑往往汇集了当时最先进的设计理念、建筑材料、建造技术等。一、概述上海世博会选址在市中心黄浦江两岸,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的滨江地区,势必对上海新一轮的城市发展特别是黄浦江两岸的开发也会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一、概述本届世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本届世博会的主要目标:会期184天(—);预期参展国和组织200个;预期参观人数7000万;为实现这一目标,确定的工程建设任务是:(按人均8平米);围栏区(即凭票入内的区域);总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其中展馆面积85万平方米;原有建筑利用约35万平方米(用于联合馆,企业馆,物流仓库等);高架平台面积51万平方米。一、概述园区旧貌(卫星照片)。根据2006年调查情况,原区域内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从事各类重型机械、化工原料生产企业和物流企业的工业用地,主要包含江南造船集团、港机重工集团、浦东钢铁集团、南码头港区、溶剂厂、助剂厂等;居住、文教、商业用地组成的居住用地,以半淞园路街道、雪野新村街道、南码头街道以及作为浦钢集团家属区的后滩地区为主。一、概述总体规划图。大的展馆建筑包括:一轴四馆、11个联合馆、42个租赁馆、42个国家自建馆。一、概述园区交通图。为向世博会提供高效便捷的交通保障,园区及周边进行了的规模宏大交通系统建设,包括地铁、隧道、相关城市道路和水上交通设施。共有5条地铁线路为园区服务,成为世博园区与城市其他部分联系的主要方式。二、主要场馆概况世博园区极为突出的区位优势决定了它必将成为上海新一轮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这一地区的规划确定了世博建筑中有一部分需按永久性建筑来设计,俗称一轴四馆。即中国馆、主题馆、世博中心、世博文化中心和世博轴。二、主要场馆概况中国馆:由国家馆和地区馆组成。除港澳台外的31个省市自治区都在地区馆内设置展厅。世博后作为永久性展馆。建筑面积16万平米。二、主要场馆概况主题馆:在世博期间是“地球、城市、人”主题的核心展示区,世博后是永久性展馆。建筑面积13万平米。
上海EXPO主要场馆结构设计综述——丁大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