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丑小鸭》教学设计方案.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教学目标:1、积累本文中的生字词语,了解安徒生的生平。2、了解丑小鸭的不幸遭遇,理解它面对坎坷所采取的态度及所做的努力,进而理解丑小鸭这一典型形象的意义。3、揣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的深层内蕴。教学重点、难点:了解丑小鸭的不幸遭遇,理解它面对坎坷所采取的态度及所做的努力,进而理解丑小鸭这一典型形象的意义,让学生懂得命运其实没有轨道,关键在于要有对美好境界、美好理想的追求。教学思路:本单元安排的是以“成长”为主题的课文。每个人都从成长中走来,但每人的经历并不相同。《丑小鸭》是一篇童话,讲的虽然是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却能给我们成长中的青少年以有益的启迪。设计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了解丑小鸭对生活的执着追求和渴望,正是这种不懈的努力和追求,使他从一个人人歧视、饱受嘲弄的丑小鸭最终变成了一只令人羡慕的美丽的白天鹅。教学本文,可以结合介绍安徒生的生平,因为丑小鸭的故事其实是作者本人的一种自述。利用ppt多媒体课件创设直观、形象、生动的情景;安排多种学习形式,如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根据图片复述故事、剧情重现环节担任配音演员等。这些活动适合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易分散和直观思维仍具优势等年龄特点,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关注了学生的兴趣和感受,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动脑动口动笔快乐学习的过程。教学方法、手段:朗读、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根据图片复述故事、剧情重现环节学生担任配音演员等。课前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2、把学生分组,6—8人为一小组,每组设小组长一名。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童年的记忆里呀,有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像凄楚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美丽善良的灰姑娘,慷慨无私的快乐王子,孤独寂寞的嫦娥等等。那你的记忆中是否有过一只可爱的丑小鸭呢?你们想认识他吗?二、讲授:(一)学习目标展示。(二)辅学资源。1、介绍作者及其作品。(教师饱含感情配乐(《天鹅湖》)朗诵作者详细生平)2、介绍文学常识及本文写作背景。3、学)(三)自主学习。1、整体把握:(1)速读课文,注意全文写了丑小鸭在哪几个地方的流浪生活,请分别找出来。(2)根据图片提示,复述故事。2、过程经历:明确:沼泽地——老太婆家——湖泊——种田人家——灌木林里——花园里这篇童话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一句话概括)你知道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吗? 明确:一只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以丑小鸭的流浪足迹为线索。3、逐个击破:(指名学生完成ppt上的表格)(1)丑小鸭在成长过程中遭遇了哪些歧视和打击?(2)在打击面前,丑小鸭持怎样的态度?有何追求?4、理解质疑:丑小鸭为什么拼死也要飞向高贵的天鹅?(四)合作探究。1、集思广益:丑小鸭最终变成洁白美丽的天鹅,有人认为,这不是丑小鸭自身努力的结果。他如果不被善良而又软弱的鸭妈妈赶走,就是最初生活的地方,也会变成白天鹅。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明确: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从丑小鸭的生活经历中,我们不难看出丑小鸭变成美丽的天鹅是其不懈追求,努力奋斗的结果。丑小鸭也有过一段安逸、舒适的生活,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试想,在已经有了安逸的生活以后,如果得过且过,不思进取,他岂能得到最终的幸福?丑小鸭如果不离开老太婆家,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从而在灌木林中认识白天鹅的话,他永远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2、谈论现实*体验反思

《丑小鸭》教学设计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sjy2351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20-05-0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