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开关电源标准详解
计算机电源是根据计算机相应的电源标准设计和生产的,在计算机高速发展的这十多年间,计算机电源标准也跟着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以适应计算机高速发展的要求,计算机电源主要采用了以下几个标准:
PC/XT标准: 是由IBM最先推出个人PC/XT计算机时制定的标准;
AT标准: 也是由IBM早期推出PC/AT机时所提出的标准,当时能够提供大约190W的电力供应;
ATX标准: 是由Intel公司于1995年提出的工业标准,,ATX标准又经过了多次的变化和完善,,、、。
ATX与AT标准比较:
1、ATX标准取消了AT电源上必备的电源开关而交由主板进行电源开关的控制,增加了一个待机电路为电源主电路和主板提供电压来实现电源唤醒等功能;
2、ATX电源首次引进了+,与主板的连接接口上也有了明显的改进。
:
1、、PIII时代的电源产品,没有P4 4PIN接口;
2、ATX12V加强了+12VDC端的电流输出能力,对+12V的电流输出、涌浪电流峰值、滤波电容的容量、保护等做出了新的规定;
3、ATX12V增加的4芯电源连接器为P4处理器供电,供电电压为+12V;
4、ATX12V加强了+5VSB的电流输出能力,改善主板对即插即用和电源唤醒功能的支持。
ATX12V标准之间的比较:
ATX 12V是支持P4的ATX标准,是目前的主流标准,该标准又分为如下几个版本:
:2000年2月颁布,P4 时代电源的最早版本,增加P4 4PIN接口;
:2000年8月颁布, 在前一版本的基础上,加强了+,以适应AGP显卡功率增长的需求
:2002年1月颁布,在前版的基础上,取消-5V输出,同时对Power on 时间作出新的规定;
:2003年4月颁布,在前版的基础上,提高了电源效率,增加了对SATA的支持,增加了+12V的输出能力。
:2003年6月颁布,在前版的基础上,将+12V分为双路输出(+12VDC1和+12VDC2),其中+12VDC2对CPU单独供电,+12V输出能力进一步提升,电源效率更高。
:2004年6月颁布,在前版的基础上,对+12VDC2输出电流的纹波作出新的要求。
:2005年3月颁布,在前版的基础上,加强+;增加更高功率电源规格。
电源输出线的颜色及功能分配
电脑电源的输出线稍比大多数电器的输出线复杂些,虽然花花绿绿一大把线,其实其中大部分输出线都连接在同样的焊点上,只是输出设备不同所以需要多根连线而已。同样颜色的输出线,其输出电压都是一致的。电脑电源上的输出线共有九种颜色,其中在主板20针插头上的绿色和灰色线,是主板启动的信号线,而黑色线则是地线,其他的各种颜色的输出线的含义如下:
红色线:+5VDC输出,用于驱动除磁盘、光盘驱动器马达以外的大部分电路,包括磁盘、光盘驱动器的控制电路,在传统上CPU、内存、板卡的供电也都由+5VDC供给,但进入PII时代后,这些设备的供电需求越来越大,导致+5VDC电流过大,所以新的电源标准将其部分功能转移到其他输出上,目前主板特别是P4、Athlon64等新式主板对于+5VDC的要求越来越小。
黄色线:+12VDC输出,用于驱动磁盘驱动器马达、冷却风扇,或通过主板的总线槽来驱动其它板卡。在最新的P4系统中,由于P4处理器能源的需求很大,电源专门增加了一个4PIN的插头,提供+12V电压给主板,经主板变换后提供给CPU和其它电路而不再使用+5VDC,所以P4结构的电源+12V输出较大。
橙色线:+,这是随着ATX电源增加的输出。以前电源供应的最低电压为+5V,提供给主板、CPU、内存、各种板卡等,从PII时代开始,INTEL公司为了降低能耗,把CPU、,为了减少主板产生热量和节省能源,,经主板变换后用于驱动CPU、内存、显卡等电路。强大的+、显卡等设备的稳定与超频。
以上三种输出,是电脑电源的主要电能输出,它们的输出线明显多于其他输出,而且输出电流也要大得多。
白色线:-5VDC输出,在较早的PC中用于软驱控制器及某些ISA总线板卡电路.。在许多新系统中已经不再使用-5V电压,现在的某些
电脑开关电源电路大全及PC开关电源标准详解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