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初三散文:秋之韵-菊之魂.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秋之韵,菊之魂本文是初中关于初三散文的秋之韵,菊之魂,欢迎阅读。晚秋近冬,寒意凌人。樱红柳绿早早地褪去了生命的底色,夏荷、丹桂也悄悄隐匿了芳踪。唯有秋菊迎霜绽放,风韵不减,给本是萧索的秋日,平添了一抹生机。菊,百花之中,花期最晚。所有的花都露完自己的锋芒了,它才姗姗而来。有人说,菊太傻,错过了登台表演的最佳时机。也有人说,菊太可怜,独独选择秋天绽放,孤零零的,连个伴也没有。其实,菊不傻,也不可怜,它只是个性太耿直,不愿人云亦云罢了。杨万里《咏菊》里说:“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菊花自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说得多好!不是春光对菊花见外,不让菊花在春天里开放,而是菊花自己选择到秋天的风霜中去。世间万物从来都是各有秉性,菊也如此。无论百花如何争奇斗艳,它不凑这个热闹。无论季节如何轮转,它一意孤行只选择自己的季节盛开。“花红柳绿,与我何干?”如此个性十足的花,我想我是喜欢的。此刻,恰逢菊花烂漫时,向来“花痴”的我断不愿错过。于是,赶着秋日的“尾巴”,相邀男友去上海大学看了一场菊展。临行前,一场猝不及防的大雨唤起了心底的不安,生怕那花儿难敌暴雨揉虐,就此香消玉殒,魂归了大地。抵达目的地,已是雨过天晴。地上散落着丝丝缕缕的菊瓣,还能看到它与强风劲雨搏击的痕迹。那花儿像受了轻伤的女子,衣衫打湿了,妆也晕花了。可是,依然神采如故。高昂的身躯不折不弯,从前有的骄傲,现在都有。一惯的姿态,自顾自地开着,不卑不亢。它也像一个大义凛然的将军,所有士兵已阵亡了,敌人的刀抵着他的脖子叫嚣,而他宁愿挥刀诀别命赴黄泉,也要在人间留下最光辉的一笔。原以为菊柔柔弱弱,像躲在深闺处羞答答的女子,竟不知也有几分男儿的英气和傲骨。这一刻,在菊面前,意识了自己的无知,怎么能因为妄加猜测就小瞧了这样一朵倔强地活着的生命呢? 细细想来,菊不仅是秋天里一道独特的风景,更是有灵魂的生命。它懂得坚守本心,有自己特立独行的个性。要死,就死得悲壮。要活,就活得绚烂。我想,这样风骨铮铮的花儿,任谁都会倾心。难怪,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会为它挥洒笔墨,用他们的妙手织就众多锦绣诗篇,以此表达倾慕之情。“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百花已凋谢,唯有菊傲立枝头。寥寥数句中,杜甫对菊的赏识,可见一斑。“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元稹爱菊,说得更直接。一个“偏”、“更无花”,诗人爱菊之情,惜菊之意尽在里面了。僧齐说,“栽多不为待重阳,却是真心爱澹黄。”他不仅爱菊,更要在庭前院后修篱种菊,可见对菊的拳拳之心。东坡一句“菊残犹有傲霜枝”,既赞菊花的品格亦隐喻自己的情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徜徉在诗人的世界里,感受菊的每分呼吸,每次心跳。那些堆叠的字句仿佛也沾染了菊的灵性,汩汩流进我的每一寸细胞,唤醒了凝固的思绪。我仿佛看见那些和菊息息相通的人一下子变得鲜活起来,正手捻一瓣菊香向我走来,一颦一笑,遥远却又真实。我看见了那个辞官归隐山林,乐得田园多逍遥的五柳先生,信步游离在南山下,专心侍奉着自己的菊花,满眼的悠然自得。菊,俨然已是他身上的标签,更有甚者把他称为菊的守护神。他家道中落,生活窘迫,曾想靠做官改变现状。只是心性淡泊,看不惯官场里的趋炎附势,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于是毅然解绶还乡,过起了与菊比邻而居的田园生活。这样的高风亮节,很少有人企及。若放到物欲横流的今天,断不会有人这

初三散文:秋之韵-菊之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