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以便从根本上改进和提高
国有企业的活力并使之逐步走上良性的持续发展的轨道,这一直是最近几年
来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中心议题,同时也是我国经济理论界讨论的热门话题。
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央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四大基本特征。在此后的一
段时期里,我国又先后推出了一系列旨在为搞活国有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社会
环境的政策法规。学术界围绕着现代企业制度的科学内涵及其运作方式等诸
方面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但是,究竟什么是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
制度是如何运作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形成并保持较高运作
效率的?对于这些问题,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讨。
我们认为,所谓现代企业制度,实际上是一个历史概念。由于企业主要
是一种在技术和市场的双重约束之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组织,它的产生
和发展都是以一定发育规模和发展水平的市场为基础的。因此,随着技术和
市场因素的发展变化,企业自身的组织形式与组织结构也必然要随之改变。
所谓企业制度就是与特定发育水平的市场相适应的企业组织形态及其经营管
理体制。换言之,企业与它所赖以生存的市场通过极为密切的互动关系所形
成的有机整体就是企业制度。一定规模的市场既是企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
础,同时也是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现代国家为了保证竞争所制定的各种有关政策法规,如各
竞争法、反托拉斯法以及种种价格管理法规等,实际上也是现代企业制度的
有机组成部分。这是因为,市场本身是有缺陷的,如果没有现代国家的干预
和调节,如果没有现代国家制定的各种有关政策法规,企业与市场的运作就
会出现问题。所以,所谓现代企业制度并不仅仅是指企业自身的组织形式或
组织结构等企业内部的问题。实际上,它是一个体制概念,它所反映的是更
大范围内企业与市场的互动关系。
既然现代企业是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企业制度的更迭本身是市场变化和市场选择的必然结果,那么,我们就不能
不承认这样一个隐含的前提,即所谓现代企业制度必须以市场机制的高度发
达为前提。如果脱离了这个前提,脱离了现代企业和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的市
场基础,那就很容易得出一些错误的结论。而承认这个前提,就必须承认市
场制度与企业制度发展的阶段性,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
育、成熟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积极创造条件。由于现代企业制度是一个历
史概念,我们在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的制度创新过程中,要特别在意
明确和规范企业与市场的关系,而不能仅仅进行企业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的
调整和改革。
我们研究现代企业与现代企业制度的目的决不仅仅局限于了解现代企业
制度究竟是什么,更为重要的是要知道现代企业制度是如何并且为何会使企
业保持较高的运作效率的,也就是说,现代企业制度的制度效率是如何转化
为经营效率的。在市场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比较发达、完善的西方,许多企
业处在同一个经济发展阶段上,处在同一种政策环境下,并按照同一种经济
理论进行经营,为什么有的非常成功,有的则流于失败?这就要考察和研究
企业的经营效率及其与制度效率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要考察和研究企业
经营管理的技巧和诀窍。这些技巧和诀窍作为人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来自
于长期的经营管理实践。这就是西方学者所说的学习曲线或者说是经验曲
线。我们所说的向前人学习,求教于历史等等,实际上也就是这样一种学习
过程或煮说经验积累过程。我们相信,通过考察和研究一些著名企业成功的
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将有助于为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找到一条成功之路。
为了适应国有企业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需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
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经济史研究室在年组织了一个大型研究项
目,题目是《从国外典型大企业看我国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选取十余家
国外典型大企业进行较为深入的解剖和分析研究,试图从中发现一些具有规
律性的东西,对现代企业制度问题做一次探讨。作为这项研究工作的准备和
基础,我们首先对近十家国外大企业的历史发展及其经营管理与组织结构进
行了初步研究与整理。兰州大学出版社得知后,对我们的这一工作表示赞许,
并希望将这些初步研究成果作为一套丛书出版发行,认为这样一种形式可能
更具有可读性和普及特点,更适合一般读者的口味和要求。正是在这样一种
背景之下,这套丛书得以面世。在此,我们对兰州大学出版社和北京大学出
版杜给予的大力支持深表谢意。需要指出的一点是,虽然我们也选取了几家
欧洲企业进行研究,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套丛书没有包括欧洲的典型企业
【社会科学类】美国现代化工之父—杜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