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世纪的最后十年,我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作
为一个后发行为,注定了我们将超越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发展进
程。应当看到,虽然我们有着“后发优势”,可以少走些弯路,却不可
能摆脱市场发育与成熟的内在规律,仍将面对别国曾经遇到的同样或类
似的难题。马克思曾说过,“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
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这正是我们为什么要去了解和借鉴
美国这个世界最大的市场经济的理由。
与其他西方国家同属“混合经济制度”的美国,在保持自由市场经
济特性方面做得最为出色,故而人们作经济体制比较时,往往将之看作
自由经济的现实典型范式,美国人也引以为豪,认为正是这一自由市场
制度造就了美国建国多年来的经济繁荣。
纵观美国市场经济,不难发现它的两大特点:一是它拥有一个得到
宪法保护和促进的国内统一大市场。美国宪法的不少条款是以保护国内
市场的统一、维护自由市场的运转为目的的。这一市场如此庞大和富有
潜力,可谓盖世无双。二是它有一个由宪法保障的私有财产权、强烈的
个人主义和进取精神构成的竞争机制,充满生机和活力。持续增长的私
人投资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源,私营企业不断提高的劳动生产率和
经营效率保证了美国经济的蓬勃发展。这也是我们把握美国市场发展过
程的两条主线。
本书从历史的经验、现实的借鉴和未来的参考这三方面入手,介绍
了美国在市场经济发展早期碰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的方法,美国市场经
济运行的几个方面及其变革和创新,并试图用历史的、系统的、发展的
和比较的观点,去观察美国市场经济的发生、发展和演变。
历史的观点。世纪后半期的美国经济,被认为是最接近“完
全竞争”市场模式的体制。在这种经济中,市场作为主要的协调机制起
作用,经济决策权分散在数量甚多的当事人手中。然而,在回顾这段历
史时,我们看到:在美国市场经济的发育过程中,政府曾起了不可或缺
的重要作用,这一事实现今可能被忽视了;“自由放任”决不意味着经
济行为主体可以无法无天、为所欲为,它始终同某种形式和某种程度的
集体强制联系在一起的。自由放任是指具有理性的“经济人”在法治规
则的保障与约束下进行自由选择;即使在推崇“自由竞争”、“自由贸
易”的国度,并不意味着放弃对国内产业的保护,它所执行的关税保护
政策甚至可能是最严厉的;市场经济要显示自己配置资源的高效率,必
须经过一个过程,在一定时期里,它可能是混乱的、代价高昂的,等等。
米歇尔·博德说过一句对我们很有启发的话:从资本主义的最初形成开
始,就是民族性与世界性并存,私有基础与国有基础并存,竞争与垄断
并存。①
系统的观点。市场经济是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的,没有完整的
市场体系,也就难以圆满地实现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完善的市场体系
不仅要有统一的国内市场,还要有世界市场;不仅有商品和服务市场,
①米歇尔·博德: 《资本主义史—— 1500—1980》,东方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42 页。
还要有各种生产要素市场;不仅有现货交易市场,还要有期货市场,等
等。如果把市场经济作为一个大系统来看,它具有一些基本的特点:在
自由竞争的市场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推动着供给和需求,用斯密的
原话说,“利己的涧滑油会使齿轮奇迹般地正常运转。不需要计划。不
需要国家元首的统治。市场会解决一切问题”;市场具有一种内在的“自
组织功能”,不需要政府大包大揽地介入,否则只能是自讨苦吃;尽管
市场自我调节具有事后调整、短期波动的缺陷,但作为一个整体,具有
无可替代的作用。另外,系统的观点要求我们去分析美国自由市场经济
运行的大环境,它之所以运转良好或不好,不仅因为它是“自由的”,
而且还在于围绕它的所有其他因素。①
发展的观点。美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即私有制、自由劳动力和市场
等,是与其经济增长相适应的。即便如此,仍需要不断地创新。一个完
善的市场经济系统,应具有强有力的和内在的创新冲动,能够及时、有
效地进行技术、组织和制度上的变革,以适应变化着的环境和条件。因
为存在“市场失灵”,产生了政府干预的必要,以消除垄断、信息不充
分和外部性。而政府干预本身也存在失灵现象,又需要进行再度的市场
化和私有化,这些都是创新的重要内容。当今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正是
在这种不断的创新和变化中向前发展。与此同时,随着美国向信息经济
转型和日益加剧的外部竞争压力,市场创新又成了社会经济的一项全面
的和综合性工程,包括调整经济结构,制订技术产业政策,增加出口和
拓展国际市场,改革教育培
【社会科学类】美国自由市场经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