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明清经济发展与“闭关锁国”》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教学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初中七年级2、学科: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3、课时:一课时4、课题:第三单元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5、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学生课前搜集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历史材料,培养学生搜集历史材料的能力。(2)教师准备:教师课前认真阅读教材及课标对本课的要求,依据学情、教材和课标要求,进行了灵活有效的教学设计,既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又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思想情感的熏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且借助百度网搜集了大量与本课相关的文字、图片、音乐、视频材料,拓展了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生动性,然后制作了ppt演示文稿,直观形象的表达了课堂教学的主题,有利于学生对历史史实深刻的了解。二、教材分析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有二:一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二是“社会危机”。一方面,本时期经济发展是以前历朝经济发展积累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相对统一稳定的社会环境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农业、手工业繁荣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出现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这是当时中国赶超世界潮流,保持世界强国地位的有利契机。但是,由于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在经济上,压制了海外贸易,限制了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在思想文化上,阻隔了对外交流,无法看到世界的发展变化,无法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从而导致了中国在世界上的落伍,这是中国近代百年屈辱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所以学习这一课,既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的繁荣和强大,同时也可以理解即将学习的近代历史的因果。所以说,本课在整个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的衔接上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三、教学对象分析:1、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爱说、好奇心强,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想象力丰富,善于表现,思维的积极性容易被激发,但由于认知能力有限,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较弱。2、相应对策:借助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通过创设教学情景,在自主、合作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问题为中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挥集体的智慧,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课标要求: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归纳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具体情况。2、了解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机户出资,机工出力。3、分析“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原因及具体表现,讨论评价“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与资本主义萌芽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学习历史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析、讨论“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提高学生以史为鉴、拥护改革开发政策的自觉性。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清朝“闭关锁国”政策是中国渐渐落后于世界而被西方列强欺辱一百年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学生理解现实,学习新知识的基础,所以应重点掌握。2、教学难点:“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概念限于七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较难理解,为本课难点。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问题探究法等。学法指导:1、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归纳明清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具体表现,培养学生归纳、分析

《明清经济发展与“闭关锁国”》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cuzhrouh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