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二语文《魏公子列传》教案.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高二语文《魏公子列传》教案教学目标::语言、行动描写和烘托手法的运用。“仁而下士”的可贵作风、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和侯嬴的超凡出众的智慧及“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虚词,掌握几种常见的文言句式。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传记主人公信陵君形象的分析。难点:侯生“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及司马迁写作此人物时的思想寄托。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了解信陵君“仁而下士”的谦逊作风和侯生的忠诚。2、学习塑造人物的手法。3、积累“遗”“下”“过”“赞”“长者”“睥睨”等实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魏公子,何许人也?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子少子而魏安厘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厘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战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贾谊语)二、介绍时代背景。战国时代,出现了一个特殊的阶层,即“士”的阶层,这是个知识分子阶层。这些人走公室,跑私门,不狞不猎,不农不商,靠知识糊口于四方。他们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或有高强的武艺,能文能武,又懂政治,懂经济,懂军事,懂外交,为各国统治者效劳。他们在战国时代起着异乎寻常的作用,他们可以左右各国的政策,处理各国的外交,指挥各国的军队,如著名的纵横家苏秦与张仪两人几乎操纵着战国时代各国的外交关系。这些士人投奔到权贵的门下,以谋生活,故称为门客,或食客。各国贵族都大量收养门客。当时收养门客名声最大的是所谓四君:“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贾谊语)。他们都收养几千门客,对内维护自己的势力以对付政敌,对外与敌国作政治、军事上的斗手。但比较起来,信陵君最善于结交士,得到他们的帮助也最大。三、初读课文1、初读课文,你对信陵君留下了什么印象?仁而下士(仁厚而待士谦虚)2、“仁而下士”的结果是?致食客三千人诸侯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3、读旁批《太史公自序》中片段4、明茅坤:信陵君是太史公胸中得意人,故本传亦太史公得意文。四、研读课文1、课文中写到什么人物可以力证信陵君的“仁而下士”?侯嬴2、侯嬴何许人也?大梁夷门监者,年七十,家贫,隐士。4、为什么要特别写到他家贫?烘托出信陵君的仁而下士5、何以见得他是一隐士?语言描写,请同学品味。6、什么事件可以力证信陵君确实是“仁而下士”之人?置酒大会宾客请侯生。7、品味这段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对比的写法令人过目不忘。全班分成两大组,每组分别勾划信陵君与侯生的不同表现来体会司马迁的对比手法运用的妙处。8、身边的一些人如何反应?将相宗室----市人-----从骑-----宾客-----9、读清代吴见思评语。“三番摇曳”“四面照耀”10、结果怎样?就公子之名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侯生遂为上客11、至此,我们确实感知到信陵君的“仁而下士”,恐怕同学对侯生也有话要说吧?侯生:忠诚。不惜牺牲自己的名声成就信陵君的名声,舍己为人。12、当然,信陵君的“仁而下士”还表现在?数请朱亥13、朱亥其人,为何在这要一笔带过,且听下回分解了。五:总结1、仁而下士-------得士2、语言、行动描写和对比烘托手法的运用。五:布置预习作业课文后半段着力写了个什么故事?疏通字词句通读全文。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2、信陵君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和侯嬴的超凡出众的智慧及“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3、积累实词“壁”“让”“独”“伐”“存”“秋”“婚姻”“所以”和虚词“以”“之”“乃”等及一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句“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宾语前置句“何功之有哉?”,判断句“此五霸之伐也”“此乃臣效命之秋也”等。(讲课时穿插在阅读中,做到文与言的结合。)教学过程一:回顾旧课导入新课

高二语文《魏公子列传》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aojun00002
  • 文件大小37 KB
  • 时间20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