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陵园设计说明随着的不断提高,陵园规划设计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园林化、艺术化、人文化是陵园规划设计的发展方向。陵园规划设计既有其本身的特殊性,同时也要结合时代特征。我们在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烈士陵园的规划设计中,除了运用系统的设计规划理论和中国传统风水学之外,人文纪念、生态化、公园化等设计理念也被融入其中。项目概况汝城县位于湖南省郴州市东南部,地处湘、粤、赣三省交界处,东经113°16′~113°59′,北纬25°19′~25°52′之间。东邻江西省崇义县,南界广东省仁化县、乐昌市,西接宜章县,北连资兴市、桂东县。东西长72公里,南北宽63公里,。县境内多丘陵和山地,概称“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通庄园”。2012年5月,经行政区域重新改组合并区划,全县由原先所辖15个乡(其中民族乡3个),8个镇(其中少数民族聚居镇2个)改为现在的辖11个乡(其中民族乡3个),8个镇(其中少数民族聚居镇2个),2007年末,。汝城是湖南省五大少数民族散居县之一,世居瑶族、畲族、壮族等少数民族。汝城代代有名人,并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红军长征经过汝城,历时半个多月,冲破了敌人第二道封锁线,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此留下光辉的足迹,朱良才、李涛两位开国上将以及全国政协常委宋裕和、天文学家李洪光、著名诗人朱子奇、武汉美术学院院长朱志元等诞生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汝城烈士陵园地处环境优美,山环水抱,视野开阔,空气清新宜人,松柏长青,鸟语花香,天然的自然风景让生者得以慰藉亡灵得以安息,地块呈不规则多边形状,中高两边低,高差明显,最高落差约20-30m。现状场地内大部分被多年生植被覆盖,场地内无民房等建筑。汝城烈士陵园前期总占地约为9000m2,。设计理念规划设计立足于创建文化陵园、创陵园文化,顺应时代的发展,赋予陵园以新的属性:公益性、文化性、纪念性、经济性,形成现代陵园的新概念。:立足于人们普遍的审美观念,注重环境的和谐,体现人文特色,凝练文化底蕴,合理布局,恰当分区,以体现出墓区庄严、肃穆的氛围。:人们到殡葬区,不是为了获得某种物质,而为了获得一种精神的信息、物化的文化。园林就通过建筑、小品、道路、绿化等构成要素的空间布设,通过对生境的营造、环境的改造、意境的创造来达到精神的体现。:风水是建筑与环境的完美结合,易经:“……斗数(辩吉凶)玄空九星风水(趋吉避凶)……”.五千年来,一直是风水学说的经典所在。晋代郭璞、唐代杨筠松、宋代赖文俊、明代刘伯温极大地丰富了风水学说,指导着阴阳宅的选扯,体现了我们的祖先在建筑上追求天人合一与环境美学的完美结合。国外学者专门研究风水易经,我们更应该把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宝贵文化发扬光大。中国传统文化认为,阴宅风水的好坏不但直接关系到死者本人入土后是否安适,并且还会影响到活着的人的吉凶和后世子孙的荣辱。因此,自古以来,人们对阴宅风水的选择倾注了很大的心血。风水,又称“堪舆”。“堪”是指天道,“舆”是指地道,其宗旨是审慎周密地考察、了解自然环境,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赢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与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综合起来,堪舆是指观察
烈士陵园设计说明方案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