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或频率为300MHz-300GHz的电磁波。微波波段还可以细分如下:分米波:波长为1 m~10cm;厘米波:波长为10cm~1cm;毫米波:波长为1cm~1mm。微波通信指的是以微波频率作为载波,通过中继接力方式实现的一种通信方式。(甚高频30-300MHz)频段的第一个商用模拟无线通信系统。二战期间出现了UHF(特高频300M-3GHz)频段的军用无线中继通信系统。1951年,美国纽约到旧金山之间成功开通了商用的微波通信线路。在随后的二三十年间,模拟微波通信系统迅速发展。我国从“七五”期间开始引入微波通信系统。20世纪70年代末出现了采用简单QPSK、8PSK等的商用数字微波通信系统。20世纪80年代,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微波通信系统得到迅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了容量更大的数字微波通信系统微波中继通信主要用来传送长途电话信号、宽频带电视信号、数据信号和移动通信信号等。微波中继通信有以下特点。(1)通信频段的频带宽,通信容量大,利于宽频带信号的传输。(2)由于工作频率高,受外界干扰的影响小。(一般干扰在100MHz以下。)(3)通信灵活性较大,采用中继方式可以实现地面上远距离通信,并可以跨越沼泽、江河、湖泊和高山等特殊地理环境,特别是在遭受如地震、洪水等灾害时,通信的建立、撤收及转移都较容易。(4)天线增益高,方向性强。当天线面积给定时,天线增益与工作波长的平方成反比。由于微波中继通信的工作波长短,因而容易制造高增益天线,降低发信机的输出功率。另外微波天线具有很强的方向性,可以把电磁波聚集成很窄的波束,减少通信中的相互干扰。(5)投资少,建设快。(6)数字微波通信除具有上述微波通信的共同特点外,还具有数字通信的特点。(7)中继传输。在微波波段,电磁波按直线传播,考虑到地球表面的弯曲和空间传输损耗,通信距离一般只有几十千米,即常说的视距。要进行远距离长途通信时,就必须采用中继传输方式,将信号多次转发,才能到达接收点。这种通信方式就叫做微波中继通信。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