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陶行知教育救国“余今生之唯一目的在于经由教育而非经由军事革命创造一民主国家。鉴于我中华民突然诞生所带来之种种严重缺陷,余乃深信,如无真正之公众教育,真正之民国即不能存在。……余将回国与其他教育工作者合作,为我国人民组织一高效率之公众教育体系,以使他们能步美国人民之后尘,发展和保持一真正之民主国家,因此乃唯一能够实现的正义与自由的理想之国。”这是他教育救国思想最初的完整表述,也是他做了一辈子的梦。陶行知一生都以“培养真善美的活人”,“千教万教教做真人”为天职。,是因为他意识到了教育对于普通民众的意义,他深受到西方的民主主义的熏陶,因此付诸行动,并走出第一步,加之以往的教育是自上而下的改革,主导者是高级的知识分子和官员,忽略了普通民众迫切的想要受到教育的愿望,因此教育的推广变成所必须的事情。而陶行知也深知这是一个必经的经过,结合人自身的发展因素,这符合当时的教育改革的现实。,陶行知对此有很深刻而生动的阐述:“教育的力量与别种力量不同之点,就在教育的力量是能够达到个个民众的内心里头去的,他能够使民众自己从‘心里’发出一种力量来自己团结的。”而中国教育的最大弱点是在农村,由是他主张把乡村教育作为“改进社最重要之事业”而要发展农村教育,首先必须解决的是师资问题,陶行知认为,“农不重师,则农必破产”。于是,陶行知主张大力培养愿意献身农村教育的人材。其次,陶行知主张,必须把办学与改造社会结合起来,即把农村教育与提高农民素质、推广农业技术等结合起来,使教育服务于社会,这样的教育才有社会意义。而且要把办教育与改造(农村)社会结合起来,使教育承担起改造社会的使命。对此,陶行知阐述道:“改造社会而不从办学入手,便不能改造人的内心;不能改造人的内心,便不是彻骨的改造社会。”陶行知还认为品德对学生和教师都至关重要,教师只有把高尚品德的才能真正的称其为老师,并且还要以行为为学生做好示范,积极的改造中国农村现状,肩负重燃民族希望的责任。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教授者,同时更是学生的引导者,更要是自我修养的锻造者。普及教育思想陶行知成立了晓庄中心小学,又与东南大学教授赵叔愚等人一起筹建南京试验乡村师范学校,他希望通过全部人民的力量,可以集思广益,寻求中国的救国之道,不计较
浅谈陶行知教育救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