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考古学应用技术理论》一、课程名称:田野考古学应用技术理论二、课程类型:专业核心三、适用对象:考古学专业本科三年级四、计划课时:36课时五、学分:2分六、任课教师:陈洪海、马健七、课程简介:田野考古学为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考古学专业三年级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课程主要讲授中外田野考古学发展简史、理论方法、操作流程与技术手段等。课程内容包括调查、勘探、测绘、发掘、室内整理、报告编写等田野考古环节,讲授类型学、地层学、埋藏学等方法理论,以及相关设备的使用原理和方法。课程旨在规范学生田野考古操作流程,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意识,为后期田野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八、课程主要内容第一讲田野考古学概述(1)考古学与田野考古学简述(1学时);(2)考古资料的形成过程与存在形式(1学时);(3)田野考古学简史(2学时)。重点:田野考古学发展中的代表人物、重要事件、理论方法、历史贡献。第二讲田野考古调查与勘探(1)田野考古调查的目的与作用();(2)田野考古调查的类别();(3)田野调查技术方法(3学时);(4)田野考古调查的步骤(4学时)。重点:区域系统调查、剖面记录、遗址勘探第三讲田野考古测绘(1)田野考古测绘的基本要求();(2)田野考古测绘的主要内容();(3)田野考古测绘的常用方法(2学时);(4)遗址测绘();(5)遗迹测绘()。重点:遗址、遗迹测绘的基本要求与内容,“3S”、“4D”、三维建模技术在田野考古测绘中的应用。第四讲田野考古发掘(1)田野考古发掘的目的与形式(1学时);(2)田野考古发掘的准备工作(1学时);(3)考古发掘工作的申报与管理(1学时)(4)考古发掘中地层学、埋藏学的应用(2学时);(5)常见遗迹的考古发掘(3学时);(6)遗物、样品采集方法(2学时);(7)考古发掘记录(2学时)。重点:田野考古发掘操作规范、地层学、埋藏学的应用方法与局限、各类遗迹的发掘与记录方法。第五讲室内整理与考古报告的编写(1)考古记录的整理(1学时);(2)遗迹的整理(1学时);(3)遗物的整理(1学时);(4)考古资料的综合研究(1学时);(5)考古报告的类别与体例(2学时);重点:各类考古资料的整理方法、考古报告的体例选择与书写规范参考文献: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冯恩学:《田野考古学》,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年。
田野考古学应用技术理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