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即将开始,孩子们即将面临入园、入学的挑战,而环境的变化、学习内容的加深、人际关系的转变等都会给孩子带来压力。事实上,不仅如此,在日常生活中,吃饭、睡觉、阅读等家长认为的小事,往往也会导致幼小的孩子遭遇心理压力。生活琐事也能带来压力“妈妈, 你别再说了行吗”, 每次吃饭被妈妈催促时,4 岁的乐乐都会哀求妈妈。刚入园时, 乐乐因为吃饭慢老被老师批评, 乐乐为此曾抗拒去幼儿园, 她说不喜欢总说她吃饭慢、老给她喂饭的生活老师。后来, 只要谁在她面前提到吃饭, 乐乐就会飞快地跑开, 大喊着“我的耳朵关门了, 不要再说了。”乐乐妈这才意识到, 吃饭这件小事竟然给孩子带来了那么大的心理压力。事实上, 除了吃饭, 对孩子而言, 很多生活琐事都对他们有着深刻的影响。韩国教育心理专家吴恩瑛博士在《孩子的压力》一书中列举了孩子在成长中可能面临的诸多压力, 如孩子刚入园时面临的分离焦虑, 被同龄人欺负, 考试成绩不好, 父母之间吵架等, 但更多是容易被家长忽视的日常琐事,比如吃饭、睡觉、起床、阅读、甚至游戏、动画片等。孩子的压力比成年人大“我们常看到年幼的孩子哭闹、打人咬人、满地打滚, 其实这都可能是在巨大压力下的极端反应”, 在亲子育儿名博、同为家长的王人平看来, 与成年人相比, 孩子要承受更多更大的压力, 因为孩子还不具备表达情绪情感、寻求帮助、给予慰藉的能力, 他们不清楚该如何表达情绪、缓解压力。丹迪兰幼稚园园长陈澍瑾也分析,幼儿期的孩子面临的压力主要有以下几种:1. 活动被束缚。目前很多孩子的自由活动时间明显不足。 2 、与同伴交往不足。很多孩子回到家没有与小伙伴游戏的时间。 3 、任务过多。现在的孩子每天的学习任务很重,既有幼儿园老师留的作业, 也有参加各种培训班布置的任务, 还有家长对孩子的额外要求, 这些都是导致孩子心理压力的原因。“孩子的压力, 有一半以上是来自父母, 但父母亲往往不觉得。”亲子教育专家沈佳慧提醒。吴恩瑛也认为, 父母对孩子漠不关心或过分关注都会有可能给孩子造成压力, 而很多时候,那些给孩子施加压力的父母本身就不能很好地应对压力。在王人平看来, 无论成年人还是孩子, 压力无法回避, 要让大人和孩子都得学会面对压力,理性地表达情绪,唯有尊重孩子的尊严、价值,信任孩子内在的自我成长动力和能力, 才能帮助孩子建立起直面压力的勇气和智慧。■贴士孩子面对压力时的表现●陈澍瑾,丹迪兰幼稚园园长◎习惯改变: 夜惊、浅眠、难入睡或睡眠过度、终日困倦。饮食习惯也有改变: 食量骤减或过度饮食。◎身体不适: 疲倦、头痛、肠胃不适、磨牙、心跳不规律、呼吸浅短、频尿、皮肤长疹等。经生理检查未发现有特殊肇因, 或原有之疾病( 如过敏) 无故恶化。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 本来已能控制大小便后,又频繁出现遗粪或遗尿的情形也可能属于压力问题。◎情绪变化:忧愁、紧张、易怒、易惊恐不安等。◎行为变化:退缩、攻击( 肢体、口语) 、经常哭泣、注意力不集中、干扰行为增加、强迫性行为( 频繁咬手指、拔头发、洗手、敲头) 等。◎思考特征:负向、固执而缺乏弹性、犹豫不安等。家庭故事情绪不佳时就是有压力●林巨,知名儿童教育家,花径美德幼儿园创始人有一次, 快过感恩节了, 幼儿园的老师和孩子都在紧张筹备。这天中午, 牛牛妈妈来找老师告状, 说牛牛在家非要拔空调插头, 还跟爷爷奶奶嚷嚷。爸爸
孩子的压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