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很难求之于自身,
但要想在别处得到则不可能。
尚福尔
引言
关于“人生的智慧”这一概念,我完全采用了它所包含
的形而下的含义“;人生的智慧”在这里的意思,就是如何尽
量幸福、愉快地度过一生这样一门艺术。关于这方面的教
诲在哲学上可称为“幸福论”。因此,这本著作教导人们如
何才能享有一个幸福的生存。从纯客观的角度考虑,或者
更确切地说,通过冷静、缜密的思考(因为这里涉及到主观
的判断),我们应该把幸福的生存作如下的定义:它绝对比
非生存更为可取。从这一概念我们可以推论:我们依恋这
一生存,就是因为这一生存本身的缘故,而不是出于对死亡
的恐惧;并且我们渴望看到这一生存能够永恒地延续。至
于人生是否或者能否与如此定义的生存相吻合,这本身就
是一个问题。对于这一问题,我的哲学已经清楚无误地给
予了否定的答案;但哲学上的幸福论对这一问题却预设了
一个肯定的答案。这是基于人的一个与生俱来的错误,这
个错误在我的主要著作的第二卷第四十九章已遭到批
判。但要完成诸如幸福论这一类的著作,我就只能放弃更
高的、属于形而上和道德的审视角度而我真正的哲学
本来就是要引领人们进入这样的审视角度。因此,我在这
本书里所作的议论只要是从平常、实用的角度出发,并且保
留着与此角度相关的谬误时,那么,这些议论就确实经过了
折衷的处理。因此原因,它们的价值就只能是有条件的。
其实这个词本身就是一个委婉词。另外,
这些议论还说不上完整彻底其中的一个原因是我所讨
论的主题难以穷尽;另一个原因就是如果我要全面讨论这
个主题,那么,我就只能重复别人已经说过的话。
就我的记忆所及,卡丹奴斯那本颇值一读的《论逆
境》带有和我这本箴言书同样的目的。它可以作为我这本
书的补充。虽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修辞学》第一部第
五章里,掺进了简短的幸福论方面的论述,但那些只是老生
常谈。我并没有利用这些前辈的著作,因为汇集别人的话
语并不是我的工作;况且,如果我这样做了,那我书中的观
点就不能一以贯之,而观点的连贯性却是这类著作的灵魂。
当然,一般来说,各个时代的智者们,都说过同样的话语,而
愚人们也就是各个时代数不胜数的大多数人也做
着恰恰相反的同一样事情。因此,伏尔泰说过“,当我们
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还是照样愚蠢和邪恶,跟我
们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所发现的并没有两样。”
注释
尚福尔( :法国作家和善于辞令者。以风趣著称,
所写的格言在法国大革命期间成为民间流行的俗语。译
者
指《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译者
亦即幸福论。译者
卡丹奴斯( 意大利医学家、数学家。译者
亚里士多德(前一前: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译
者
伏尔泰( :法国启蒙思想家、作家、哲学家。译
者
第一章基本的划分
亚里士多德把人生能够得到的好处分为三类外在
之物、人的灵魂和人的身体。现在我只保留他的三分法。
我认为决定凡人命运的根本差别在于三项内容,他们是:
人的自身;即在最广泛意义上属于人的个性的东
西。因此,它包括人的健康、力量、外貌、气质、道德品格、精
神智力及其潜在发展。
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亦即财产和其他占有物。
人向其他人所显示的样子;这可以理解为:人在其
他人眼中所呈现的样子,亦即人们对他的看法。他人的看
法又可分为荣誉、地位和名声。
人与人之间在第一项的差别是大自然划分下来的,由
此可推断:这些差别比起第二、三项的差别对于造成人们的
幸福抑或不幸福会产生更加根本和彻底的影响因为后
两项内容的差别纯粹出自个人自己作出的判断和决心。人
自身拥有的优势,诸如伟大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感,与人的地
位、出身(甚至王公、贵族的出身)、优厚财富等诸优势相比,
就犹如真正的国王比之于戏剧舞台上假扮的国王一样。伊
壁鸠鲁的第一个门徒门采多罗斯就曾在他的著作里为
他的一个篇章冠以这样的题目“:我们幸福的原因存在于我
们的自身内在,而不是自身之外。”确实,对于一个人的幸
福,甚至对于他的整个生存,明显首要的东西就是这个人自
身的内在素质,它直接决定了这个人是否能够得到内心的
幸福,因为人的内心快乐抑或内心痛苦基本上就是人的感
情、意欲和思想的产物。而人自身之外的所有事物,对于人
的幸福都只发挥间接的影响。因此,同一样外在的事物和
同一样的境遇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影响都不尽相同;就算
处在同一样的环境,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中。因
为与一个人直接相关的是这一个人对事物的看法、他的感
人生的智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