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作文仿写.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作文仿写 宜兴市汇文中学钱卫中Date1仿写种种 写作的方法是多样的,无论写诗或作文,只要写法有创意、内容有新意,就好。而初学写作者,从仿写开始,并懂一点仿写法则,是一条捷径。下面谈谈“仿写”法。*2仿写自古有之。如韩愈有《师说》一文,清朝桐城派作家刘开则有《问说》一文。前者论述从师学习的重要性,而后者则是论述学习过程中“问”的重要性。从内容上看,两者完全不同,但从章法和句式上看,后者几乎是照套前者而来。由于内容有别,这种形式上的“克隆”,非但不给人以抄袭、套构之感,反倒令人觉得新奇。这是从形式上仿写的范例。*3内容上仿写的也不无先例。如唐朝诗人秦韬玉有一首很有名的诗叫《贫女》: 蓬门未识绮罗看,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这首诗语意双关,通过一个未嫁贫女的独白,倾诉她盼嫁、待嫁而又嫁不出去时的抑郁惆怅之情,从而表白诗人自己怀才不遇、寄人篱下、只能为他人捉刀献策的感恨。*4无独有偶,唐末李山甫,也有一首类似的名作。诗是这么写的: 平生不识绮罗裳,闲把簪珥益自伤。 镜里只应请素貌,人间多是重红妆。 当年未嫁还忧老,终日求媒即道狂。 两意定知无处说,暗垂珠泪滴蚕筐。 这两首诗都写读书人的共同遭遇和内心忧愤,而又都是借贫女之口说出,从内容到写法,都如出一辙。*5仿写还可以是形式上相同,而内容上相反,即所谓“反弹琵琶”。如《世说新语》中说,曹丕曾命曹植七步为诗,不成则将行大法。曹植作诗道:“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便是有名的“七步诗”。它是站在“豆”的一方面说的,让人感到“豆”遭受煎迫的可怜可叹和“豆萁”的无情霸道。*6而郭沫若先生曾别出心裁地写有《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熟萁已灰。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郭老笔下,这“豆萁”以反常而又全新的姿态出现在读者面前,最后的反诘句,高度肯定了豆萁的自我牺牲精神,使豆萁由原先无情无义的霸道形象一跃而变为可歌可颂的对象,读来实在叫人耳目一新。这便是“反弹”式仿写的功效。*7由此看来,仿写是作文一法,可以仿写诗文,也可以仿写句子。仿写的内容未必都要“反弹,但反弹式仿写往往不仅有新意,还有其独特的表达效果。值得注意的是,仿写不是抄袭,而是一种翻新和创造,也需要作者的才气。对初学写作者来说,仿写在于积累经验,是进步的阶梯,而对于大手笔来说,则多了几份灵气和文趣。”*8仿写佳作欣赏仿写佳作欣赏*9记念期中考试 戏仿《记念刘和珍君》 其实,这篇文章已不知什么时候看过,只不过想模仿一下他人的笔法,却不知那位高手的文章已不知去向,前段时间学《记念刘和珍君》,突然想再看一遍,然而却不知去向,算了罢,自己写一篇吧。*10

作文仿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llw1314
  • 文件大小277 KB
  • 时间20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