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盆腔包裹性积液治疗方法探讨.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盆腔包裹性积液治疗方法探讨作者:金小英周欢作者单位:314000浙江省嘉兴市妇幼保健院关键词:盆腔包裹性盆腔包裹性积液亦称盆腔炎性包裹性囊肿或盆腔腹膜囊肿,多继发于盆腹部手术或盆腔炎症[1]。除妇科检查发现盆腔肿块外,超声检查是盆腔包裹性积液最佳诊断方法。目前随着妇女盆腔炎的急剧上升及妇科外科手术的进一步增加,本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该病具有病程迁延难愈、治愈难度大的特点。现将本院2003年1月至2005年1月于B超引导穿刺下治疗21例,行剖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治疗33例,和中药保守治疗30例的疗效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2003年1月至2005年1月,在本院妇科门诊及住院诊断为盆腔包裹性积液患者共84例(均有病史结合妇科检查及B超确诊)。诊断标准[2]:(1)有慢性盆腔炎病史,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检查史;(2)囊壁厚度不均匀或境界不清;(3)囊液中有细小光点,但较内膜样囊肿细小光点明显稀少,内可探及正常卵巢回声;(4)囊腔液体清亮、可见强回声纤维条索状光带,从而形成不完全分隔,彩色多普勒、超声往往较难探及囊壁血管。住院患者54例,其中21例行B超引导下穿刺治疗为A组,年龄23~51岁,平均40岁。同一时间段内,行剖腹手术治疗18例及腹腔镜手术治疗15例为B组,年龄28~54岁,平均42岁。另取门诊患者30例,行中药保守治疗为C组,年龄22~48岁,。 (1)A组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术前排空膀胱),常规阴道消毒后,将阴道探头经穿刺引导线对准穿刺部位[3],穿刺针进入液性暗区内可见与引导线相重叠的强光条回声,迅速适度用力进针至囊腔中(进针时有明显突破感),抽吸时轻松无阻力,囊液抽吸先送检找癌细胞、常规检查及细菌培养(21例中常规检查9例有白细胞、细菌培养均为阴性、找癌细胞均阴性)。抽吸至图像上的液性暗区消失,%的灭滴灵灌洗后,囊腔内注入庆大霉素16万单位,术毕取出穿刺针,仔细检查穿刺点无活动性出血点后消毒。(2)B组患者剖腹术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腹腔镜手术采用全身麻醉,术式根据术中情况分别行粘连分离术、包裹性积液囊壁剥离术、囊腔引流术。%的灭滴灵液100ml、非那根50mg及地塞米松5mg。A、B二组术后均辅以全身静脉广谱抗生素治疗3~5d。(3)C组患者一直在中医门诊服用清热、理气、豁痰的中药方剂(肿立消)保守治疗。治疗期间停用一切其他药物及物理治疗,服用4周为1个疗程,一般服用2~3疗程。 。治愈:盆腔包裹性积液完全消失;有效:比原来囊肿缩小一半以上;无效:比原来囊肿缩小一半以下。 。 2结果 。表1三组患者疗效比较(略) :A组总有效19例中复发6例(%);B组剖腹手术总有效16例中复发5例(%),2例手术常有下腹痛,抗生素治疗无明显效果,腹腔镜手术总有效14例中复发1例(%)。C组:总有效27例中复发2例(%)。 3讨论本资料结果显示:三组相比疗效相似,但复发率行B超引导下经阴道穿刺治疗组及剖腹手术治疗组明显要高。A组复发率高,考虑与穿刺注入囊腔内的药物种类及用量目前还

盆腔包裹性积液治疗方法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0012230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