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名作选读1、余光中(1928~)当代作家、文学评论家。福建永春人。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父母逃难至江苏、安徽、上海、重庆。1947年中学毕业后入金陵大学外文系,翌年转入厦门大学,开始发表诗作。同年随家到香港,1949年赴台湾,入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后在军中当了3年翻译后,任教于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1958年到美国留学获艺术硕士学位。1964年和1969年两次赴美教书。1971年返台,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主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及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其间自1974年起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11年。余光中被称为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散文在台湾堪称一绝。1954年与覃子豪等创立蓝星诗社,主编过《现代文学》和《文星》。出版诗集、散文集多部。【当我死时】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从前,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了望,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乡愁四韵】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血一样的海棠红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信一样的雪花白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母亲一样的腊梅香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布谷】阴天的笛手,用叠句迭迭地吹奏嘀咕嘀咕嘀咕苦苦呼来了清明和满山满谷的雨雾那低回的永叹调里总是江南秧田的水意当蝶伞还不见出门蛙鼓还没有动静你便从神农的古黄历里一路按节气飞来躲在野烟最低迷的一角一声声苦催我归去不如归去吗,你是说,不如归去?归那里去呢,笛手,我问你小时候的田埂阡阡连陌陌暮色里早已深深地陷落不能够从远处伸来来接我回家去了扫暮的路上不见牧童杏花村的小店改卖了啤酒你是水墨画也画不出来的细雨背后的那种乡愁放下怀古的历书我望着对面的荒山上礼拜天还在犁地的两匹悍然牛吼的挖土机【扬子江船夫曲】——用四川音朗诵我在扬子江的岸边歌唱,歌声响遍了岸的两旁。我抬起头来看一看东方,初升的太阳是何等的雄壮!嗨呦,嗨呦,初生的太阳是何等的雄壮!顺风时扯一张白帆,把风儿装得满满;上水来拉一根铁链,把船儿背上青天!嗨呦,嗨呦,把船儿背上青天!微笑的水面象一床摇篮,水面的和风是母亲的手。疯狂的浪头是一群野兽,拿船儿驮起就走!嗨呦,嗨呦,拿船儿驮起就走!一辈子在水上流浪,我的家就是宽广:早饭在叙府吃过,晚饭到巴县再讲!嗨呦,嗨呦,晚饭到巴县再讲!我在扬子江的岸边歌唱,歌声响遍了岸的两旁。我抬起头来看一看东方,初升的太阳是何等的雄壮!嗨呦,嗨呦,初升的太阳是何等的雄壮!2、闻一多(1899-1946),名亦多,字友三,家族排行叫家骅。后改名多,又改名一多。湖北浠水人。他致力于研究新诗格律化的理论,在论文《诗的格律》中,他要求新诗具有“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著有诗集《红烛》(1923)、《死水》(1928)。【死水】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
余光中作品选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