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市汉江小学张艳银【教材分析】本节课教材通过几个直观例子,借助实际操作,向学生介绍了“抽屉原理”,使学生在理解“抽屉原理”这一数学方法的基础上,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并会用“抽屉原理”加以理解。【学生分析】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定的推理能力,会用直观抽象结合的思维方法进行简单的推理证明。会用枚举法、图示法等辅助分析,显示自己的思路。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抽屉原理》。教学目标:,运用抽屉原理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动手操作、分析、推理等活动,发现、归纳、总结原理。“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兴趣。教学重点: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教学难点:理解“抽屉原理”,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玩过抢凳子的游戏吗?其实这个游戏蕴含了有趣的数学原理,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研究这个数学原理。二、自主操作探究新知(一)活动1课件出示:把4枝铅笔放到3个笔筒里,可以怎么放?师:你们可以摆一摆,画一画,会有什么发现?把你们发现的结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学生动手操作,师巡视,了解情况。1、汇报交流说理活动①师:有什么发现?谁能说说看?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用数字在黑板上记录。第一种方法:板书:(4,0,0)(3,1,0)(2,2,0)(2,1,1)师:你们是这样记录的吗?学生解释自己的想法,验证猜测。(像这样把每一种放法都列举出来,然后去一一验证的方法叫列举法)师:还可以用图记录。我们用课件展示出来。你有什么发现?板书: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枝铅笔。师:至少是什么意思?(最少2枝,也可能比2枝多)②优化方法师:还有别的思考方法,来验证我们之前的猜测吗?假设法:(学生汇报)师课件演示,说明:先假设每个笔筒里各放入1枝铅笔,余下1枝铅笔不管放进哪个笔筒里,一定会出现“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枝铅笔”的现象。③怎样放笔可以一次得出结论?(启发学生用平均分的放法,引出用除法计算。)板书:4÷3=1(枝)……1(枝)师:请想一想,为什么要平均分给每一个笔筒?这种方法是不是很快就能确定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几枝铅笔呢?(学生交流)④把5枝铅笔放进4个笔筒里呢?还用摆吗?板书:5÷4=1(枝)……1(枝)⑤把6枝铅笔放进5个笔筒呢?把7枝铅笔放进6个笔筒呢?把10枝铅笔放进9个笔筒呢?把100枝铅笔放进99个笔筒呢?板书:7÷6=1(枝)……1(枝)10÷9=1(枝)……1(枝)100÷99=1(枝)……1(枝)师:你们为什么都用第二种方法,而不用列举法呢?3、发现规律师:通过刚才我们分析的这些现象,你发现了什么?当笔的枝数比笔筒数多1时,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放2枝铅笔。师:了不起的发现,真不错。提问:那么你想过如果笔的枝数比笔筒数多2,多3多4,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呢?老师有一道类似的问题,看看你们能不能用这种思维方法来解决?练习:课件出示:7只鸽子飞回5个鸽笼,至少有两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笼里,为什么?(1)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可以自己想办法解决。(2)全班汇报,解释说明。(3)教师用课件演示(虽然鸽子的只数比鸽舍的数量多2,多的2只也要平均分到两个鸽舍里,也是至少有2只鸽子要飞
抽屉原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