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李世民赐东何姓练.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李世民赐东何姓练
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李世民)以“精练军戎”封东何为岐山侯,赐姓练氏,就这样,东何改名叫了练何。
练何,字子俊,唐贞观时,为总管府录事参军,从李勣伐高句丽、献火攻策、焚南苏罗城,上以“精练军戎”封岐山侯,赐姓练。摘自《中国人名大辞典》(1525 页)
练何,河内人,本东姓,贞观中为总管府录事参军,从李勣伐高句丽,献火功策南苏罗城遂破之,上以精练军戎之故,赐姓练,封岐山侯。(摘自957印景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二六三957一449页钦定四库全书万姓统谱卷一百二)

生平事迹
据《姓苑》记载,唐代总管府录事参军练何,本姓东,跟从李勣将军征伐高句丽(今朝鲜半岛),献火攻战术,破南苏罗城有功,于贞观年间被赐姓练,其后代相传姓练,称为练氏。得姓始祖:东何。据《百家姓》中记载,练氏的始祖姓东名何,世居河南省河内县(今沁阳),东何智勇超群,唐贞观年间,任总管府录事参军,奉诏协助大将军李勣出征高句丽。征战中,东何献火攻计,大破南苏罗城。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以“精练军戎”封东何为岐山侯,赐姓练氏,就这样,东何改名叫了练何。这样一算,练姓距今已有1359年了。故练氏后人奉东何为练姓的得姓始祖。贞观十九年(645年)夏历十月,临渝关内的
汉武台,呈现出一派隆重节日的景象,唐太宗(李世民)和他的将士们雀跃欢呼!举行刻石记功的庆典活动,庆祝征伐高句丽的战役胜利归来。庆典活动由太宗皇帝亲自主持。

这次征伐高句丽,成绩最大而损失最小的战役,攻克了高句丽素称为“保垒”的南苏罗城(辽东城,史书又称辽州)。这次战役功劳最大的,是除了太宗皇帝赐姓、封公的三军统帅李勣外,还有被太宗皇帝赐姓、封侯的总管府录事参军东何。
东何,字子俊,世居河南省河内县,才思敏捷,智勇超常。因精练兵戎有素,被李勣举荐,并得到太宗皇帝的重用,委任为总管府录事参军,负责训练兵勇。他为大唐朝训练了一批又一批的精兵,为征藩平乱献了一个又一个的奇策。这次征伐高丽战役,太宗皇帝率军亲征。东何带领着他训练过,被称为
“铁骑”的数千精兵,在太宗皇帝帐下听命。
战事开始后前方的士兵向太宗皇帝禀报说:“李勣将军已把南苏罗城包围得水泄不通,由于城墙固、高大,仍无法攻下。”太宗皇帝马上令东何带领“铁骑”随驾临阵,以助李勣。
东何临阵观察:五月的天,本来又闷又热,但此时阵阵的西南大风吹来,令人神爽。他即向太宗皇帝献计:“陛下,臣认为,欲破此城,宜借此时的西南风用火攻城。我带领骑兵,备足火种、火药,到西南角把引火之物射入城内,火借风威,风随火势,胜似十万雄兵。然后由李勣元帅派兵登城,何愁此城不破!

太宗赞同,即令用火攻。(《唐书》记载:时间是贞观十九年五月甲申日)。倾刻间,熊熊烈火,犹如周瑜火烧赤壁日,孔明火困司马时。谈笑间,整个南苏罗城一片火海。守城的官兵许多被烧皆死,不死的投降。南苏罗城被攻破。此役共俘虏高句丽兵将二万余人,其余人员四万余人,缴获战胜品无数,我方将士伤亡极少。此役也是唐太宗皇帝这次亲领兵亲征最满意的战役。

战事结束后,太宗皇帝在临渝关的汉武台主持举行刻石记功、论功行赏庆典活动。其中东何因“精练军戎”有素、献火攻策有功,被太宗皇帝赐姓为“练”,封岐山侯。

因此,东何是练氏的始祖。以后练氏人物蔚起,代代贤豪辈出,文武策勋,科贡监员济

李世民赐东何姓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unde112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