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16国考公共基础:我国的民族政策.doc.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 56 个民族。为促进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民族政策。下面, 中公选调生考试网为大家分享我国民族政策的相关内容,希望广大考生最好选调生备考工作。一、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在中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 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 风俗等一员, 具有同等的地位, 在国家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 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 履行相同的义务, 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帮助。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民族平等,就不会实现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则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结果,是促进各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作为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政策, 在中国的宪法和有关法律中得到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 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二、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 是中国政府解决民族问题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 也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一样, 同为我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民族区域自治是与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保障了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 极大地满足了各少数民族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愿望。根据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 一个民族可以在本民族聚居的地区内单独建立一个自治地方, 也可以根据它分布的情况在全国其他地方建立不同行政单位的多个民族自治地方;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既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自治权利, 又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有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有利于把国家的发展和少数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发挥各方面的优势。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如下两个显著的特色: 一是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 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都是中央政府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 都必须服从中央集中统一的领导。上级国家机关在制定各项政策和计划、进行国家经济文化建设时, 必须充分考虑各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予以帮助和支持。二是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不只是单纯的民族自治或地方自治, 而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 是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结合。在中国,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既要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又要有利于实行自治的民族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国家的建设。截至目前, 中国有民族自治地方 155 个, 其中自治区 5个、自治州 30个、自治县(旗)12 0 个。三、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国家尽一切努力, 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国家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 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特殊的政策和措

2016国考公共基础:我国的民族政策.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cuzhrouh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3-1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