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怪”学生“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只有热爱所有的学生,才能使学生感到来自教师的真心实意,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对那些在思想、行为等方面有偏差的学生,他们往往被忽视,当他们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好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在我的班里,有一个“怪”学生,他叫xx,他长得白白胖胖,非常可爱。他给我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聪明,脑子活,反应快。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他虽然思维敏捷,但他的行为习惯却常令我担忧:争强好胜,对自己过分自信,达不到目标就哭鼻子,而且不能严格要求自己,经常需要别人帮忙收拾自己的书桌。有时上课时就独自的进入了自我情境。比如,我让把书翻到第九课,他可能就会被别的内容给吸引了,就自己看起来了。而且有时候不知是想到什么高兴的事,就会自顾自的在那里哼哼歌呢!一开始是我总会被他的行为影响我的讲课情绪。每次当他作业完成的慢或是受到一点批评时都会满头是汗,更甚的就是嚎啕大哭。我决定先观察他的一言一行,看到他那天真无邪充满稚气的小胖脸,我就想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我下定决心,用自己的爱心感染他,使它健康成长。我发现他是一名有着上进心的孩子,而且特别懂事,就是性子慢。我就利用课余时间跟他聊天,指出在学习、生活中的不足,每次他都是积极主动的说:“老师那我改还不行吗?”他的语气憨厚但是转头又忘了,但那时我已经不生气了,因为他是个可爱的小男孩。我只能想办法去慢慢地改变他了。有一天早上正上着课,我发现他又在本上画画,尽管他这样做不对,但画却画得相当不错(地球板块,大洋洲什么的),我灵机一动,我就让他展示自己的画,同学们都认为他画的不错。跟着我向他提出如果在听课、行为习惯等方面也能这样出色就更好了。那段时间,他每天都认真地听讲、积极的回答问题
小学班主任教育案例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