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侗族民间故事.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侗族民间故事一、侗族简介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居住区主要在贵州、湖南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交界处,湖北恩施也有部分的侗族居住。侗族人口总数为287万人,侗族的名称来自“溪洞”,这是当地人传统的行政单位,今天当地还有许多地名叫“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这些地方居民统称为侗族。侗族使用侗语,属壮侗语系,分南、北部两种方言。原无文字,沿用汉文,有自己的民间戏曲——侗戏。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族的主要标志。侗族的箫、笛、芦笙是其传统的乐器之一,侗族大歌2006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侗族民间故事人们总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生活,尤其是精神生活更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作为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艺术,它从来不是现实生活的直接表现,而是现实生活的凝聚和升华,是人们按照美的规律对现实生活的审美补充。民间文学中许多神话,传说,故事等都表现了劳动者的这种艺术追求。而侗族这一古老民族有自己口口相传的神话传说和崇拜的祖先,有着许许多多的民间故事,这些民间故事在当地可谓是家喻户晓。(1)《老师洞与老师坡》相传在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林冲乡唐家村进湾去的刘家坡小河边有一座大山,名叫老师坡(老师:古时候的风水先生,不是现在的人民教师)。刘家坡半坡上住着一户刘姓人家,听寨子里的老人们讲起老师坡的来历。老师坡位于刘家坡的斜对面,这里是一处悬崖,有几十丈高,旁边有一条小道可以通到崖顶,崖顶上是一丘水稻田,悬崖的正下方的位置有一个一人高的山洞,洞门前有一条小河流过,这条河直通前面的大山源头和山外舞水河,据说这个洞在那个时候叫邪家洞(邪家:邪魔的称呼),邪家就住在这里,洞里黑乎乎的不知道通向什么地方,没有人敢进到这个洞中。那个时候寨子里的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生活也还算红红火火,可是寨子里的人们隔三差五就会发现自己家里不是少这样,就是掉那样!人们也感到非常奇怪,但是又不知道从何找起。有一天,寨子里有一个妇女赶着两只鸭子到小河边的田里劳作,就放两只鸭子到小河上游里觅食,可是这两只鸭子眼看顺流直下,进入到这个邪家洞里。那个时候的生活水平不是很好,家里有鸭子可以下蛋补贴家用,眼看鸭子进到洞里不出来,妇女急了,也不管村里老人告诫过说这里是禁地,就直接进洞去找鸭子,黑灯瞎火的她一路走进洞,在洞里左拐右突,可是就只听见鸭子声音在前面不远处,就是寻不见鸭子的踪影。她在洞里走了两公里左右,突然发现前面好像有亮光,妇女转过一个湾,前面豁然开朗,金光闪闪,洞里有石床、石椅、石锅石碗筷,在洞里的另一个角落妇女还发现了村里丢的一些东西:火筒棒(火筒棒:侗族人用竹子做的吹火用的工具)、灰筛(灰筛:侗族人做灰碱粑用来筛火木灰的一种工具)、米口袋等等,一对夫妇正在吃粑粑(粑:侗族过年过节的一种食物),看见妇女进来并邀请妇女一起吃,妇女问他们村里丢的东西怎么会在他们这里,夫妇说是从村里借来做粑粑过年的,等过完年就还回去,还要拿粑粑向村里人道谢呢。妇女就坐下来和他们吃粑粑,吃饱后他们就拿了两个粑粑送妇女说是拿回去给小孩吃,妇女道谢就问他们有没有看见她的鸭子进来,夫妻两个都摇头不承认,妇女说:“明明看见鸭子进洞来,求求你们行行好我还要靠这对鸭子生蛋给我家娃娃补身体呢!”这时在不远处又听见几声鸭子在叫,妇女说:“你们还说鸭子不在你们这里,现在鸭子怎么会在这里叫?”夫妻两个听妇女这么说,也生气了:“你自己放鸭子不看

侗族民间故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hangjinlai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0-05-1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