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邹城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第一章邹城市概况 城市简介 城市发展规划 城市区域分析 2经济及人口分析 人口构成 经济发展概述 国民生产总值分析第二章房地产客户分析 4. 邹城目前市场分析第一章邹城市概况 1 .邹城城市概况 城市简介邹城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 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孟子的诞生地,素有“孔孟桑梓之邦, 文化发祥之地”之称誉, 现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新兴能源工业基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邹城市东倚沂蒙山区, 西临鲁西平原, 南襟徐淮要冲, 北枕泰岱南脉,辖3 个街道、 13 个镇、2 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892 个行政村(居)。总面积 1613 平方公里, 城市建成区面积 32 平方公里。总人口 114 万, 以汉族居民为主, 另分布有回、满、布依、彝、苗、蒙古、黎、壮等 23个少数民族。邹城交通区位优越。京沪铁路纵贯南北, 新石铁路横穿东西, 104 国道、京福高速等 10 余条公路干线遍布全境;境内白马河与京杭大运河相连,水上运输可直达苏、沪、浙一带;建设中的京沪高速铁路穿过城区东部。 城市发展规划规划城区形成“一核、两轴、四片“的空间结构。规划城区延续集约紧凑的布局模式, 以现状建成区为依托, 在保护生态风景区的前提下, 沿两条空间发展轴线拓展, 形成 4 个综合片区。一核:规划城区中部的岗山、铁山风景区,具有特色的绿色核心。两轴: 沿燕京大道—择邻路、太平路—矿建路形成引导城区空间东西向拓展的发展轴线; 沿峄山路形成引导城区空间南北向拓展发展轴线。四片:规划城区划分成 4 个综合用地片区,分别为中心片区、西部片区、东部片区、北部片区。城市建设用地向东扩展; 向西严禁跨越压煤线; 向南控制发展, 不应突破规划南外环路; 向北跨越铁山、岗山风景区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优化现状城区,形成城市中心。结合东部片区住区建设, 疏解中心片区人口。结合压煤区内村庄迁移, 引导新增人口有序转移。规划北宿镇、唐村庄压煤区村庄人口向西部片区转移;中心店镇压煤区村庄人口向北部片区转移。统筹城乡发展, 现代化城市建设呈现新面貌。抓实施“东扩、西联、中提、北接”战略, 以东城区开发建设拓展发展空间, 以旧城区改造提升改善群众生活条件, 以开发区快速发展增强经济实力, 以北城区框架拉开扩张城市规模; 高标准建设邹西城市快速路网, 规划建设城市新环线, 科学谋划邹东旅游线路, 逐步形成通畅便捷的交通网络; 新型社区建设稳步推进,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小城镇集聚功能不断增强,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生态宜居、城乡一体的现代化城市。 2015 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 55 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 55% ,森林覆盖率达到 36% 。聚全力加快东城区建设。加快体育中心、文化中心等标志性工程建设,建成会展中心, 提升城市品位形象。完成文博苑、泉兴家园、世纪国宏等高层住宅主体建设, 加快和谐家园、雍景苑、爱家豪庭等项目建设, 建成一批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精品小区。全力推进护驾山公园、唐王河沿线景观改造工程, 加强对唐王山、吉米山的生态保护, 打造南部“天然氧吧”。加快建设北京阜外医院齐鲁分院, 规划建设中央商务区、东城初中、小学、幼儿园、人民医院分院、污水处理厂等公共设施, 形成完善的医疗教育体系, 集聚人气商气, 年内完成 200 座以上高层建筑主体工程, 现代化样板城区初具形象。大力度推进旧城改造。开工建设跨京沪铁路城市高架桥, 大修改造城区部分道路, 形成更加完善的交通体系。坚持市场化运作, 未来将继续因利河综合治理工程, 和“两孟”片区改造。规划建设一批农贸市场、停车场,新建一批城区公厕,对旧公厕全面改造升级,方便群众生活。政府近几年将重点改造背街小巷, 建设一批小公园、小广场、小绿地, 为群众提供更多的休闲空间。高起点推进新型城镇建设。政府倡导小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 将会完成 13个镇总体规划编制, 鼓励引导资金、项目、人才、信息向小城镇集聚, 使小城镇成为区域性工商业区和商品集散地,推动镇域经济跨越发展。完善教育、住房、社保等综合配套政策,引导有条件的农民有序转为城镇居民。未来将会有 9 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新建楼房 150 万平方米。 城市区域分析目前以行政区域划分, 邹城市总共 13 个镇、3 个街道办事处、 892 个村( 含社区居委会)。邹城市主城区划分为 3 个区域, 分别为钢山街道办事处, 千泉街道办事处, 凫山街道办事处。本项目位于城东板块,
(精)2011邹城市场调研报告(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