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
施工项目成本是建筑企业的主要产品成本,一般以项目为单位工程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在施工项目管理中,最终要使施工项目达到质量优、效率高、工期短、消耗低、安全好、效益高等目标,而施工项目成本是这些目标经济效果的综合反映,它是全面地反映建筑企业施工经营管理工作的一个综合性目标。因此,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是施工项目管理控制的核心。
(一)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定义
,其中直接成本是构成施工项目实体的费用,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和现场经费等;间接成本是企业为组织和管理施工项目而发生的经营管理费用。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通常是指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将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偏差,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以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
(二)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
1. 开源与节流相结合的原则。
在成本核算中,必须进行实际成本与预算收入的对比分析,找出成本节超原因,纠正成本偏差,降低项目成本水平。
2. 全面控制原则。
即项目成本控制是全员参与的控制;项目成本控制是全过程的控制。
3. 动态控制。
根据实施状况,对出现的“例外”问题进行重点检查、深入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不断纠正成本形成过程中的偏差,保证最终实现成本目标。
4. 中间控制原则。
施工准备阶段仅仅是预测计划,竣工阶段成本显然已成定局,所发生的偏差已不可能纠正,因此整个控制工作的重心应放在中间阶段,即具体现场施工阶段。
5 .目标管理阶段。
把计划的目标、任务、措施等加以分解,从纵、横向分别落实到行计划的部门、单位,甚至是个人,形成一个目标成本体系,明确责任,加强协作,坚决执行,进行检查、评价目标和修正目标。
6 .节约原则。
节约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核心,也是成本控制的最基本的原则。
7. 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部各部门、各班组在肩负成本控制责任的同时,享有成本控制的权力,同时项目经理要对各部门、各班组在成本控制中的业绩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评,实行有奖有罚。只有真正做好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控制,才能收到预期的果。
(三)施工成本控制的依据
施工成本控制要以工程承包合同为依据,围绕降低工程成本这个目标,从预算收入和实际成本两方面,努力挖掘增收节支潜力,以求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施工成本计划是根据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的施工成本控制方案,即包括预定的具体成本控制目标,又包括实现控制目标的措施和规划,是施工成本控制的指导方案。
进度报告提供每一时刻工程实际完成量、工程施工成本实际支付情况等重要信息。施工成本控制工作正是通过实际情况与施工成本计划想比较,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别,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从而采取措施改进以后的工作。
施工成本管理人员应当通过对变更要求当中各类数据的计算、分析,随时掌握变更情况,包括已发生量、将要发生工程量、工期是否拖延、支付情况等重要信息,判断变更以及变更可能带来的索赔额度等。
此外还有施工组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