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歌确立: 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自 1935 年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诞生以来, 在人民中广为流传, 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 1940 年美国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罗· 罗伯逊在纽约演唱了《义勇军进行曲》,接着他又灌制了一套名为《起来》的中国革命歌曲唱片, 宋庆龄亲自为这套唱片撰写了序言,使这首歌享誉世界,成为国际反法西斯战线一首高昂的战歌。在当时的反法西斯战线上,《义勇军进行曲》是代表中国人民最强音的一支战歌。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之际,在盟军胜利凯旋的曲目中,《义勇军进行曲》赫然名列其中。[1] 1978 年3月5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定修改《义勇军进行曲》歌词。改定国歌歌词后,各方面对此一直有不同意见,要求恢复反昭雪之后数年的 1982 年12 月4 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决议, 撤销 1978 年3 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歌词, 恢复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004 年3月 14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章第一百三十六条第二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1978 年至 1982 年的国歌歌词前进!各民族英雄的人民! 伟大的共产党领导我们继续长征。万众一心奔向共产主义明天, 建设祖国保卫祖国英勇的斗争。前进!前进!前进! 我们千秋万代高举毛泽东旗帜,前进! 高举毛泽东旗帜,前进! 前进! 前进进!!! 作者简介聂耳聂耳( 1912 — 1935 ) 原名守信、字子义( 亦作紫艺), 云南玉溪人。 1912 年2月出生于云南昆明一个贫苦的中医家庭。 1928 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此后经常参加中共领导的革命活动。 1930 年7月, 因躲避反动当局的追捕来到上海, 不久参加反帝大同盟,并积极投身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文艺活动。 1931 年4月, 聂耳考入明月歌剧社, 正式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 1933 年初, 聂耳由田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此后的两年中,聂耳为歌剧、话剧和电影谱写了《新女性》、《开路先锋》、《大路歌》、《前进歌》、《毕业歌》、《铁蹄下的歌女》等主题歌和插曲 30 多首,在全国广为传唱,对激发民众的抗日救亡运动起了积极作用。他所编写的《金蛇狂舞》、《翠湖春晓》、《山国情侣》等乐曲,深受人们喜爱。 1935 年1 月,上海电通影业公司拍摄抗日影片《风云儿女》,田汉为影片写了主题歌词《义勇军进行曲》,聂耳承担了为之谱曲的任务。 194 9 年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1982 年 1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全体会议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935 年7月 17日, 聂耳
国歌确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