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栓塞护理常规一、专科评估术前评估:即刻评估:疼痛部位,“5P”征(疼痛、皮肤苍白、无脉、感觉异常、运功障碍表现),栓塞部位,相关脏器功能、肢体缺血的程度等。入院方式(步行、轮椅或平车):以判断疾病的程度。既往史、家族史:有无心瓣膜疾病、房颤、高血压、吸烟史等。4心理状况及家庭支持情况:由于起病急,疼痛明显,评估心理焦虑的情况。术后评估: 了解手术情况:手术方式、麻醉方式等。基础生命体征、氧饱和度和疼痛。切口敷料及切口愈合,引流管情况等。四肢末梢循环情况,皮温色泽与尿量、营养等。患者的进食情况及有无贫血、低蛋白血症等。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并发症观察:缺血再灌注损伤,股筋膜综合征等。二、术前护理:立即禁食水,绝对卧床休息,患肢低于心脏水平约15度左右,下肢动脉栓塞者床头抬高15度,上肢和腹主动脉栓塞者,取半卧位。室温保持在22℃-25℃,局部不可用热敷,以免组织代谢增高,加重缺血缺氧。局部冷敷、降温可引起血管收缩,减少血供,禁忌使用。心理护理:患者起病突然,疼痛剧烈,缺乏对本病的认识,常处于烦躁不安、恐惧状态。急性栓塞后8-12小时是手术最佳时间,应向患者及家属耐心地介绍早期手术必要性及相关注意事项,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和自我护理。,让患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和配合疾病治疗3抗凝溶栓治疗:急性期采用全身肝素化,常用药物肝素、尿激酶等,给予用药指导。积极完善各项检查,常规检查血常规、凝血四项、肝肾功能、心电图、超声检查等。术前常规准备(药敏试验、备皮、备血、留置导尿等)。三、术后护理:1、体位/活动①体位指导:术后平置患肢,注意保暖,避免屈髋、屈膝及膝下垫枕。②吸氧,心电监护,生命体征观察。注意控制补液速度。饮食:局麻取栓术后即可进食。病情观察: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心脏、肺、肾脏功能,观察尿颜色、量、电解质、动脉血气等。严密监测肢体供血情况:四肢末梢循环情况,肢体温度、色泽、末梢动脉脉搏强度、对疼痛感觉,肢体肿胀程度等。引流管护理:做好尿管、伤口引流管的相关护理。并发症观察:手术后有无再栓塞(如肢体皮色苍白、肿胀、温度不恢复,仍感患肢剧痛)、缺血再灌注损伤,股筋膜综合征(小腿骤然剧痛、局部肿胀明显、皮肤呈紫红色等)要早期发现,行深筋膜切开减压术。肢体缺血坏
动脉栓塞护理常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