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高青四中周晓丽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密度概念及其测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密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应用密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是对密度知识的拓展。具体来说,节从密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入手,从而引出温度对密度的影响,进而引出在温度不变的前提下,如何利用密度鉴别物质,深化对密度的理解。既培养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渗透了新课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具有综合性强、实用性强的特点。二、学情分析初中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有较强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同时敢于讨论和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物理这门课也充满兴趣。在学习本节知识前,学生对密度这一物理量的定义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对基本的密度计算也能基本应对。但是,大部分学生对密度没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因此,让学生利用实验认识到气体和液体的上浮、下沉原因是比较重要的,在此基础上再去深入探究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利用密度鉴别物质就显得比较容易。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道密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知道密度知识的应用知道温度对密度的影响。正确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能运用密度鉴别物质。(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认识气体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尤其明显。学生运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认识理论与实际的密切联系,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式。四、教学重点1、密度与温度的关系。2、密度与物质鉴别。五、教学难点水的反常膨胀,4℃水的密度最大。(因为水的反常膨胀现象生活中不常见,学生易受热胀冷缩的习。,?惯思维影响,将理论和实际脱节)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点评(一)引入新课:视频:选种师:从录像中我们看到用密度的知识解决了选种的问题。你还知道我们生活中运用密度可以做什么吗?(二)新课教学:一、密度与温度视频:龙卷风1、平时生活中的风、龙卷风的形成与我们所学的密度知识是否有关呢?实验一:在室温下,吹鼓两个气球。分别把它们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和炉火附近。过一会儿,你发现什么现象?实验二:-1做一个风车。如果把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附近,风车能转动起来结论:由于ρ=m/v,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膨胀后,密度变小。(1)生活中的风就是空气在受热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形成风。(2)、气体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固体、液体影响较小。2、生活中的物质大多数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但也有物质是喜欢“热缩冷胀”。提问:冬天气温在0℃以下时,湖面结成了冰,行人可以在湖面上行走,那么湖底还有鱼存活吗(多媒体展示冰面下水中嬉戏的鱼)演示实验三:冰熔化体积缩小和水的反常膨胀教师演示时请学生观察1kg冰化成水后的体积变化情况。先将装置中的烧瓶装满水,塞紧装有温度计和玻璃管的胶塞,使玻璃管中保持适当高度的水柱,再将烧瓶置于盛有冰盐混合物的大烧杯中,等温度下降到0℃以下时取出。总结水的特点。二、密度与物质鉴别根据课本的阅读情况,讲讲自己的理解。观察实验,思考得出结论。。。,异中求同的思维能力。多媒体展示,激发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333。提问:(1)怎样能知道这块“运动会的金牌”是不是纯金的?例题1:“市中学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isheng191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20-05-2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