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名著有个约会”读书心得——《爱的教育》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由于我们平日里工作十分的繁忙,很少有大块的时间进行读书积累,也就谈不上与高尚的人对话了。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在青年教师中开展了“三名”读书活动。几学期以来我的收获的确不小。在一次意外的机会我与名著《爱的教育》相识了,并且有了第一次亲密的接触。首先吸引我的是《爱的教育》这特别的书名,还有那加在“教育”之前的定语——“爱”。其次是这部名著触动了我爱的神经,使我感动不已。整本书,作者亚米契斯借着他的笔端为我们勾画了“爱”的经典主题。他以一个小学生的名义,通过日记的形式,讲述了他在学校、 校外的所见所闻,并且写成一个个很小的故事。这使所有的读者都能感受到一种纯真的友情,博爱的亲情以及无私的师生之情。这些都是人间最美的真情。虽然,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会发现爱是无处不在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首先让我想到了教育中的爱。一、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没有爱的教育是苍白的。但只要我们用心感受,爱就在我们身边。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爱则爱在平凡中,爱在点滴之处。读了《爱的教育》,我对师爱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书中说:师爱是一种依恋的心情,是一种奉献精神,是一种极端负责的态度,也是一种巨大的力量。爱心能架起师生关系的桥梁;爱心能春风化雨,浇灌每个莘莘学子;爱心能熏陶、震撼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求知欲,养成其良好的情感品质,使之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想起我在教育教学中就是这样去实践“爱的教育”的。在六年级一期时,我班转来一个叫苗壮的男孩,是个双差生,家庭环境特别的不好。我知道这是块难肯的“骨头”。但是我坚信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育的老师。从那以后我为他量身制定了帮扶计划,决定因材施教。他数学不好,语文基础也差。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大部分的生字不太会写,但是他喜欢读课文,而且记忆力也非常的好。于是我经常鼓励他多读,开始有点像教一、二年级的学生那样感到费力气。我没有放弃,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吗,终于见成效了。在第一次的月考中,他的成绩就由原来的一位数考到了52分。我想,对于他来说从不喜欢到爱,本身就是一个飞跃;语文成绩从一位数到及格更是一个奇迹。教师的爱还应该细致入微,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生活中我关心他,给他买来了学习用品;为他剪掉长长的头发;帮他换上一件加厚的毛衣;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一次个安慰的动作,以及犯错误时的理解和宽容。都使他感受到来自亲人般的关怀、集体大家庭的温暖。现在想来,如果不是当时我的坚持,我的不放弃,我对教育对象正确看待和对教育工作的热爱,会有苗壮的进步吗?二、爱是阳光雨露,浇灌花朵禾苗。对学生的爱既要象阳光一样普照大地,又要对一些缺少爱的同学有所倾斜。李镇西老师在《爱心与教育》一书中也说“教师应把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感情投向那些极度缺爱的同学。“爱”只一个字,但做起来谈何容易,那需要真心地付出。我校大门口的宣传标语“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让小草和鲜花都享受阳光”正体现了这种“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个孩子”的教育理念。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也是这样做的:我所教的班级中单亲的学生、学困生、家庭困难的学生占了学生总数的50%以上,这对我的班主任工作也是一种挑战吧。由于我所教的六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于那些
我与名著有个约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