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2009年长江大学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的通知一、竞赛目的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发展迅猛,计算机技术与应用水平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网络与知识经济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发展计算机和信息产业的关键在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对一流人才的培养和竞争已成为各国政府、学校和科研机构、各大公司等的头等重要的战略任务。在此宏观背景下,各种旨在考察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校内、国内、国际竞赛为选拔和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全校大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丰富校园学术气氛,学校决定组织2009年长江大学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活动。二、组织领导组织机构主办单位:教务处承办单位::张光明副主任:杜友福李应军章保平成员:、评分细则组:李文华周云才考务、评分组:李文华周云才钟宝荣方慧宣传、报名组:朱光耀任倩苏玉容上机设备保障组:李应军瞿波协调组:,审定竞赛内容、细则和奖励办法。竞赛工作委员会负责活动的具体实施。5、巡视员:黄成权陈中义刘逸三、竞赛报名参赛选手必须是长江大学在校本专科生。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分为专业组与非专业组,其中专业组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其余的均为非专业组。四、竞赛内容与要求竞赛分为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预赛采用较为灵活的方式进行,主要用于遴选出参加决赛的选手;决赛采用上机设计方式。1、预赛①非专业组:预赛采用闭卷笔试方式,主要内容为程序设计及相关知识。根据笔试成绩,取前20%的选手(如果预赛学生不足300人,取前60人)进入第2阶段决赛。决赛方式为上机编程,决赛成绩为:预赛成绩*40%+决赛成*60%。②专业组:首先由选手提交最优秀的个人作品的代码与执行程序,并附上程序设计的想法的文档,然后通过与评委老师进行交流的形式最后确定进入决赛的资格,参加决赛的人数不超过40人。决赛方式为上机编程。决赛成绩是竞赛的最终成绩。2、决赛非专业组与专业组的决赛的预定比赛时间分别为3和4个小时。在决赛中需注意以下几点:①参赛选手必须准时进入统一竞赛场地。②参赛选手可以携带诸如书籍、手册、程序清单等纸质参考资料。③参赛选手不能携带任何可用计算机处理的软件或数据(不允许任何私人携带的磁盘或计算器)。④参赛选手不能携带任何类型的通讯工具,包括无线电接收器、移动电话等。⑤在竞赛中,参赛选手不得通过网络工具(如e-mail、BBS等)以及任何其它方式和同组成员以及竞赛指导委员会指定工作人员以外的人交谈;系统支持人员可以回答和系统相关的问题,例如解释系统错误信息。⑥在竞赛进行一定时间后,如果竞赛中出现不可预见的事件,竞赛工作委员会负责人可以调整比赛时间长度。一旦比赛时间长度发生改变,竞赛委员将会以及时统一的方式通告所有参赛选手。3、竞赛内容语言+算法,其中语言可以是任何常用的编程语言,包括C、C++、Basic、Pascal、Java、C#等。五、竞赛时间1、2009年10月12日~10月16日,竞赛工作委员会将
关于组织2009年长江大学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的通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