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参赛指南2014年第七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由教育部高教司和工信部信息安全协调司指导,由教育部高等学校信息安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由海军工程大学承办。本次竞赛的目的,是为培养、选拔、推荐优秀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创造条件,促进高等学校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团队合作精神,普及信息安全知识,增强学生信息安全意识。本指南为学生、指导教师和高校如何参与本次竞赛提供具体指导。一、学生参赛及报名1、报名截止日期内具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均可报名参赛。评审时,如发现参赛队员不符合参赛规定,将取消参赛队伍的参赛或获奖资格。2、每支参赛队不超过4名学生(包括1名组长),每支参赛队限指定1名指导教师,每名学生限参加1支参赛队,各高校参赛队数不限。3、报名:各参赛队伍学生通过竞赛网站注册(详细参赛步骤见网站),网址为、报名起止时间:2014年3月1日——2014年3月10日24时。5、参赛名单公布截止日期:2014年3月15日。6、获得参赛资格后,各参赛队伍须将参赛队伍信息上报本校教学管理部门,得到认可后,方可最终进行初赛。二、参赛作品1、参赛作品要体现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2、参赛作品可以是软件、硬件等。参赛作品的内容以信息安全技术与应用设计为主要内容,可涉及密码算法、安全芯片、防火墙、入侵检测、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系统安全、VPN、计算机病毒防护等,但不限于以上内容。3、参赛队自主命题,自主设计。本次竞赛采用开放式,不限定竞赛场所,参赛队利用课余时间,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品的设计、调试及设计文档撰写。所有参赛题目须得到组委会认可,并同意后方能参赛。如果参赛队伍所报题目及内容违反赛事精神和章程,组委会有权要求参赛队伍进行修改。本赛事只接受防御性的题目,不接受任何具有攻击性质或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相违背的题目。4、参赛队的参赛作品应该是参赛队员独立设计、开发完成的原创性作品,严禁抄袭、剽窃、一稿多投等行为。凡发现此类行为,将取消参赛队伍的参赛资格,并追究相关指导教师和高校的责任。5、凡已公开发布并已获得商业价值的产品不得参赛;凡有知识产权纠纷的作品不得参赛;与企业合作即将对外发布的产品不得参赛。6、本次竞赛不支持论文参赛。三、初赛1、2014年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分初赛和决赛。凡取得参赛资格的参赛队均自动进入初赛。2、初赛时间:2014年3月15日至2014年5月25日。在此期间,各参赛队完成参赛作品。3、参赛作品网上提交的截止时间为2014年5月25日24时,各赛队通过竞赛网站法进行在线提交。应提交的资料包括:竞赛作品的设计报告、测试报告、作品简介等文档资料,以及作品的源代码和可执行程序。作品相关文档至少包括如下内容:(1)系统设计方案、功能、指标、实现原理、硬件框图、软件流程;(2)系统测试方案、测试设备、测试数据、结果分析、实现功能、特色;(3)其他文档:除上述规定文档以外的其他作品相关资料。同时,各参赛队需另行提交离线资料一份。提交方式是:将所有网上提交资料(包括文档资料、源代码和可执行程序)交给本校教务处竞赛管理教师,由管理教师统一刻录光盘,再以学校为单位将光盘邮寄到秘书处,提交截止日期为2014年6月10日前(以当地邮戳时间为准)。离线资料用于竞赛备案,各参赛高校必须提交,否则
2014年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参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